摘要:目的 分析應用外科手術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自2012年4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粘連性腸梗阻患者95例,回顧性分析其術后并發(fā)癥情況,復發(fā)率,并總結臨床療效。結果 所有患者術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其中痊愈73例,有效13例,無效9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0.5%;術后3~15個月隨訪中統計到僅有1例患者出現陣發(fā)性腹痛,其余患者無其它癥狀發(fā)生;另外有2例患者復發(fā)粘連性腸梗阻,復發(fā)率為2.1%。結論 外科手術治療粘連性腸梗阻具有很好的臨床療效,術后并發(fā)癥少,復發(fā)率低,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粘連性腸梗阻;外科手術治療;臨床效果
粘連性腸梗阻是由于腹腔內腸粘連,使腸內容物的正常代謝受到阻礙而引起的,這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急腹癥,它在腸梗阻中的發(fā)生率約為25%~45%[1]。目前對粘連性腸梗阻的治療主要以手術方式為主,治愈率高,能夠為患者有效解除病痛。本研究所選的95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就采用外科手術治療,療效可觀,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2年4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粘連性腸梗阻患者95例,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其中男51例,女44例,年齡26~68歲,(45.3±4.6)歲。95例患者都曾有過手術,其中行膽囊切除術12例,闌尾切除術32例,胃穿孔修補術25例,卵巢切除術3例,外傷性腸破裂修補術16例,其它手術7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進行了臨床診斷和實驗室檢查,其中單純性腸梗阻34例,絞窄性腸梗阻61例,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有腹痛、腹脹、嘔吐等。
1.2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禁食、禁水,以減小對胃腸的壓力,給予患者術前基礎治療,保持患者體內水、電解質平衡,調整好患者身體狀況。手術均采用硬膜外聯合麻醉,患者取仰臥位,根據手術需要患者體位能夠靈活調整。從原切口進入腹腔,如果原切口有粘連可在適當范圍內進行延長,并將粘連部分分離,進入腹腔后對解剖關系進行辨認,逐段分離,將各個粘連部分徹底松解,采用切除吻合術分離憩室或狹窄部分。手術完成后立即壓迫止血,但要防止異物殘留;小腸表面采用局部系膜被覆,從回盲部做腸排列,并進行固定,當空腸上部放入腹腔后將兩側固定在側腹壁和結腸系膜上,小腸排列要具有永久性和規(guī)律性[2],最后清洗腹腔,避免雜物遺留,并放置引流管。
1.3療效評價標準 痊愈:患者的腹痛、腹脹、嘔吐、停止排氣排便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無胃腸出血現象,體內水、電解質、酸堿都保持平衡;有效:粘連性腸梗阻臨床癥狀尚未完全消失,但表現很弱,胃腸無出血,體內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稍稍紊亂;無效:臨床癥狀未改變,甚至加重,體內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嚴重紊亂。
2 結果
95例患者中有48例行腸切除吻合術,21例行單純粘連松解術,26例行粘連松解后腸排列術。所有患者術后73例痊愈,13例有效,9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0.5%;術后3~15個月進行了隨訪,統計得出有1例患者出現陣發(fā)性腹痛,其余患者無其它癥狀發(fā)生,發(fā)生率為1.1%;另外有2例患者復發(fā)粘連性腸梗阻,復發(fā)率為2.1%,經分析發(fā)現者2例所行手術方式分別是腸切除吻合術和單純粘連松解術。
3 討論
粘連性腸梗阻的發(fā)生多以頻繁腹部手術有關,有資料顯示大約40%的患者在行腹部手術后都會出現粘連性腸梗阻[3],傳統的保守治療,及非手術方法治療雖然也能緩解癥狀,但是不能根治。因此必須要選擇一種切實有效的方式來治療,獲取更佳的療效。目前主要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療效可觀,得到了廣大醫(yī)務工作者和患者的認可,本研究95例患者就采用外科手術治療,治療總有效率為90.5%,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1.1%,粘連性腸梗阻復發(fā)率為2.1%,臨床效果非常不錯,這與手術方法、手術時機等方面的選取息息相關。
本研究中有2例患者腸梗阻復發(fā),其中1例行腸切除吻合術,1例行單純粘連松解術,其余93例采用粘連松解后腸排列術,由此可見手術方法的選取對預后有一定的影響。下面就總結本次手術經驗,將粘連性腸梗阻外科手術治療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了總結。
3.1正確選擇手術時機 外科醫(yī)生在對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后需要做一個整體的判斷,針對不同患者不同的表現制定形影的診療計劃。明確患者絞窄情況;患者疾病是否是由單純性腸梗阻轉變而來,即之前的治療無效,病情惡化而形成的;對確診為粘連性腸梗阻的患者需在病發(fā)后2d內進行手術,或者先進行保守治療,然后再根據患者病情擇期手術。
3.2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法 如果患者的腸根阻因點片狀或束帶粘連而引起的,并且其腸管血運相對較好,便可采用粘連松解術;如果患者伴有輕微的腸管狹窄只需進行通暢,盡量不做腸切除,減少對患者的損傷;如果患者進行了多次腹部手術,而且術后小腸有一部分粘連成團,本次手術中又無法分離或分離較為困難,為避免對腸管造成損傷,最好轉行腸切除吻合術,效果會很滿意。為防止再次發(fā)生粘連,降低術后復發(fā)率,采用粘連松解術外加腸排列術能夠取得不錯的療效,本研究中的絕大多數患者就采用此方法,效果很明顯。
綜上所述,粘連性腸梗阻采用外科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黎勝偉.粘連性腸梗阻的治療及預防進展[J].包頭醫(yī)學,2010,34(2):72-75.
[2]黃益輝.腸排列術在廣泛性粘連性完全性腸梗阻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2):115-116.
[3]陜大治,趙正杰.經鼻腸梗阻導管置入術治療老年患者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療效[J].中外醫(yī)療,2013,26(9):23-24.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