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中西結合療法慢性肺心病的臨床效果觀察。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5月我院內(nèi)科應用中西結合療法治療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結果 經(jīng)過2個療程的治療62例患者心功能改善2級以上,呼吸困難及肺部濕羅音消失或明顯好轉,肝臟回縮2 cm以上,水腫消失;14例患者心功能改善1級,呼吸困難減輕,肺部濕羅音減少,肝臟回縮1 cm,水腫減輕。治療顯效率79.49%,有效率達到97.44%;2例患者無好轉,主動放棄治療。結論 中醫(yī)結合療法治療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可以改善通氣,控制肺部感染,防止血栓形成或溶解已形成的血栓,臨床療效明顯。
關鍵詞:慢性肺心病;中西結合療法;療效
由于絕大多數(shù)肺心病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并發(fā)肺氣腫的后果,因此積極防治這些疾病是避免肺心病發(fā)生的根本措施。預防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發(fā)生主要是對引發(fā)該病的肺部疾病進行早期治療并有效控制其發(fā)展。2011年1月~2013年5月間我院內(nèi)科應用中西結合療法治療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取得了滿意的療效,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患者78例的完整病歷資料,男45例,女33例,年齡66~84歲。大多數(shù)患者除原有肺疾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外,逐漸出現(xiàn)的呼吸功能不全(呼吸困難,氣急、發(fā)紺)和右心衰竭(心悸、心率增快、全身淤血、肝脾腫大、下肢浮腫)為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少部分患者病情嚴重者,出現(xiàn)頭痛、煩躁不安、抽搐,嗜睡甚至昏迷等癥狀。
1.2方法 首先選用合理有效的抗菌藥物控制感染,予吸氧、平喘、化痰,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的治療,根據(jù)情況應用洋地黃、利尿劑等治療。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加用硝酸甘油5 mg,靜脈滴注,1次/d,滴速5~20 μg/min;血栓通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靜脈滴注,1次/d連用7 d。治療前后查三大常規(guī)、纖維蛋白原、肝腎功能、電解質等。
2結果
經(jīng)過兩個療程的治療62例患者心功能改善2級以上,呼吸困難及肺部濕羅音消失或明顯好轉,肝臟回縮2 cm以上,水腫消失;14例患者心功能改善1級,呼吸困難減輕,肺部濕羅音減少,肝臟回縮1 cm,水腫減輕。治療顯效率79.49%,有效率達到97.44%;2例患者無好轉,主動出院放棄治療。
3討論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臨床上以反復咳喘、咳痰、水腫、紫紺等為特征??煞譃榇鷥敿笆Т鷥攦蓚€方面。發(fā)病年齡多在>40歲。本病常年存在,急性發(fā)作以冬春季多見。肺心病病程中多數(shù)環(huán)節(jié)是可逆的,通過適當治療,心功能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復;后期病情危重。呼吸道感染使氣道黏膜水腫、充血、分泌物增多,影響了通氣功能,發(fā)熱及頻繁咳嗽使耗氧量增加,是誘發(fā)呼吸衰竭的常見原因?;颊叨嘤虚L期應用各種抗生素史,為抗生素選擇帶來一定困難,故選擇那種抗生素,其劑量、療程、用藥途徑應因人而異,用藥要考慮到感染輕重,全身情況。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以往用藥及藥物副作用,尤其注意長期應用抗生素引起繼發(fā)性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還應注意到呼吸道濕化,引流和提高機體抵抗力是控制感染的重要因素。為了能對感染進行針對性治療,應盡力做到病原學診斷。
中藥血栓通注射液系由三七的根提取物精制而成的滅菌水溶液,有抗血栓、抗血凝作[1]。硝酸甘油是一種非內(nèi)皮依賴性舒血管物質。它通過對血管平滑肌的鳥苷酸環(huán)化酶的直接激活而提供一氧化氮,而一氧化氮可使環(huán)鳥苷酸單磷酸增加,松馳血管平滑肌,引起血管擴張,從而降低肺、體及冠脈循環(huán)阻力,改善心肌供血,增加心排出量,本品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特別是小血管平滑肌,使全身血管擴張,外周阻力減少,靜脈回流減少,減輕心臟前后負荷,降低心肌耗氧量、解除心肌缺氧。用于心絞痛急性發(fā)作,也用于急性左心衰竭。同時也能改善肺通氣和增加氧氣攝入,并具有抗血管痙攣、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性細胞黏附等作用,從而抑制血栓形成采用中醫(yī)結合療法治療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可以改善通氣,控制肺部感染,減輕肺動脈壓,降低心臟前后負荷,加強心臟收縮力,改善血液黏滯度及微循環(huán),防止血栓形成或溶解已形成的血栓,臨床療效明顯。
參考文獻:
[1]吳于濱,張力燕.燈盞花素注射液對慢性肺心病加重期高凝狀態(tài)影響的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0,22(10):782-783.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