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乳腺影像學報告及數據系統(tǒng)(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4級乳腺病灶的超聲特征及診斷價值。方法 從該院收治的乳腺病變患者中隨機選擇338例進行研究。結果 405個病灶中,良性304個,惡性101個。病灶大小0.32~13.00 cm,良性0.32~11.64 cm,惡性0.43~13.00 cm。但良性組和惡性組的病灶大小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RI值≥0.7和毛刺征以及后方回聲衰減是具有高特異度的惡性超聲征象,對乳腺癌的診斷特異度分別為86.24%(262/304),98.36%(299/304),90.12%(274/304)。結論 對BI-RADS4級乳腺病灶進行超聲檢查可以得到一定的超聲征象,具有一定的臨床診斷價值,其中,RI值≥0.7和毛刺征以及后方回聲衰減是具有高特異度的惡性超聲征象,BI-RADS4級評分傾向于惡性。
[關鍵詞] 乳腺影像學報告及數據系統(tǒng)(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乳腺病灶;超聲
[中圖分類號] R73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9(c)-0187-02
目前,乳腺影像學報告及數據系統(tǒng)(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開始被廣泛地應用于對各種乳腺疾病的診斷之中[1]。其中,如果為BI-RADS4級,則提示存在一定的惡性可能,需要進行活檢或者手術。為提高診斷效果,可以采用超聲方式對BI-RADS4級乳腺病灶進行檢查。該研究從該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乳腺病變患者中隨機選擇338例進行研究,探討B(tài)I-RADS4級乳腺病灶的超聲特征及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該院收治的乳腺病變患者中隨機選擇338例(405個病灶)進行研究,均為女性,年齡17 ~ 55歲,平均年齡(43.1±2.3 )歲。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診斷,確診為BI-RADS4級,經乳腺外科手術切除,且具備完整的臨床資料。如果超聲出現惡性征象,但醫(yī)生判斷其傾向于良性,診斷為4A;如醫(yī)生無法對其病變性質進行判斷,則診斷為4B;如果判斷傾向于惡性,則為4C。該組338例患者(405個病灶)中,4A病灶309個,4B25個,4C71個。研究獲得醫(yī)學倫理學相關部門同意。
1.2 方法
1.2.1 超聲檢查 利用彩色超聲診斷儀對患者進行超聲檢查,患者取仰臥位,雙臂向上舉以充分暴露雙側乳房及腋窩,利用高頻線陣探頭,檢查患者的乳腺、腋窩,觀察乳腺病灶的具體情況,包括大小和邊界、形態(tài),以及內部和后方回聲、鈣化情況和是否出現淋巴結轉移等,并進行詳細的記錄。由資深超聲醫(yī)師按照最終的結果對患者進行評價。
1.2.2 病理檢查 對患者進行病理學檢查,參照WHO2003年乳腺腫瘤組織學分類標準[2]進行分類。
1.3 統(tǒng)計方法
研究所得數據均輸入Excel表格,建數據庫,并使用SPSS 1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研究所得計數資料均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均進行t檢驗,并以(x±s)進行表示。。
2 結果
經檢查和統(tǒng)計,405個病灶中,良性304個,惡性101個。病灶大小0.32~13.00 cm,良性0.32~11.64 cm,惡性0.43~13.00 cm。但良性組和惡性組的病灶大小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惡性病灶各超聲征象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具體結果見表1。其中,RI值≥0.7和毛刺征以及后方回聲衰減是具有高特異度的惡性超聲征象,對乳腺癌的診斷特異度分別為86.24%(262/304),98.36%(299/304),90.12%(274/304)。該研究中,1例患者術后經病理檢查證實為乳腺浸潤性導管癌。經超聲檢查,即可發(fā)現右乳腺內存在低回聲,且存在毛刺征。周邊回聲也出現顯著增強現象,后方回聲則出現衰減,可見彩色血流,并可以測及動脈頻譜。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
■
圖1 1例乳腺浸潤性導管癌右乳腺內上象限3點距乳頭約4.17 cm處可見1.77 cm×1.54 cm×2.03 cm的低回聲。
3 討論
目前,各種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呈現出不斷攀升的情況,嚴重危害到人們的身體健康。為最大程度保證人們的健康水平,需要積極的做好早期的診斷工作,以更好的指導臨床治療[3]。
目前,乳腺影像學報告及數據系統(tǒng)(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開始被廣泛地應用于臨床對各種乳腺疾病的診斷之中。如果患者經檢查未BI-RADS4級,則提示存在一定的惡性可能,需要接受活檢或者手術[4]。但是,BI-RADS分類并未明確病灶的具體診斷標準,且BI-RADS4級診斷中,不同的超聲征象所具有診斷價值等也不夠明確。因此,為提高診斷效果,還需要對具體的超聲特征等進行分析。該研究最終結果顯示,405個病灶中,良性304個,惡性101個。病灶大小0.32~13.00 cm,良性0.32~11.64 cm,惡性0.43~13.00 cm。即提示診斷效果令人滿意,可以滿足診斷需要,可用來對BI-RADS4級乳腺病灶特征進行觀察。該研究結果還顯示,RI值≥0.7和毛刺征以及后方回聲衰減是具有高特異度的惡性超聲征象。在患有乳腺癌之后,癌細胞會突破導管基底膜向間質發(fā)生浸潤,于是,周圍間質便會出現致密的纖維組織增生現象。肉眼上觀察,可見其余周圍組織出現分界不清的現象,呈樹根狀,并侵入鄰近組織之中,呈“毛刺狀”[5]。其中,惡性病灶各超聲征象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中,特異性最高的為毛刺征,達到98.36(299/304)。即說明,毛刺征可以作為臨床對乳腺癌進行診斷的重要指標之一。而且,腫瘤區(qū)血管網絡十分豐富,形成豐富的動脈供血,腫瘤細胞增殖不均衡。血管容易出現狹窄、扭曲等情況[6]。于是,較之良性腫瘤,RI值會出現增大的情況。因此,該研究結果,RI值≥0.7是具有高特異度的惡性超聲征象。而進行RI值檢測的時候,要盡量進行多點取樣,并綜合判斷,以保證最終數值的準確性[7]。該研究405個病灶中,良性304個,惡性101個。即提示,對病灶為良性的患者,可以采取定期隨訪的方式,掌握患者的實際情況,避免出現過度治療等情況[8]??傊绻麑I-RADS4級乳腺病灶進行超聲檢查,可得RI值≥0.7和毛刺征以及后方回聲衰減等征象,則BI-RADS4級評分應傾向于惡性。并及時告知患者,要積極的接受手術治療,以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對BI-RADS4級乳腺病灶進行超聲檢查可以得到一定的超聲征象,具有一定的臨床診斷價值,其中,RI值≥0.7和毛刺征以及后方回聲衰減是具有高特異度的惡性超聲征象,BI-RADS4級評分傾向于惡性。
[參考文獻]
[1] 陳圓圓,劉軍杰,魏晏平,等.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與超聲彈性成像聯(lián)合診斷BI-RADS4類乳腺病變[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3,21(5):332-335.
[2] 胡向東,馮彥紅,貴玉,等.應變比值評價常規(guī)超聲分級BI-RADS4級乳腺病灶良惡性的應用研究[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2,21(6):488-491.
[3] 李春梅,董光,王文娟,等.DCE-MRI及DWI對BI-RADS4-5類病變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2,18(3):224-228.
[4] 郝少云,歐冰,鐘文景,等.超聲彈性成像在BI-RADS 4類乳腺腫物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4,30(4):303-306.
[5] 廖福苑.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小病灶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中外醫(yī)療,2012,31(30):170,172.
[6] 陳小玉,汪萍.彩色多普勒超聲應用于乳腺占位性病變診斷的臨床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11(6):12-13,15.
[7] 姬紅麗.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占位性病變診斷價值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3,10(24):93,95.
[8] 王欣.超聲彈性成像對乳腺小實性病灶的鑒別診斷探究[J].中外醫(yī)療,2013,32(24):190-191.
(收稿日期:2014-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