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8A-
0104-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初中語文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都發(fā)生了變化,但是無論如何變化,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那么,教師如何才能使語文教學更有效呢?
一、精心備課
做好備課工作,教師首先要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明確教學目標,只有備好課、上好課,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此外,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運用恰當?shù)慕虒W手段進行教學。一位教師在教學語文版語文八年級上冊課文《范進中舉》時,希望學生概括范進的性格特點,于是提問學生:“范進原本是一個窮書生,連母親、老婆都養(yǎng)不起,但是他仍然堅持參加科舉考試,這說明他具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呢?”一個學生回答:“持之以恒。”發(fā)現(xiàn)學生沒有給出正確答案,這位老師繼續(xù)提問:“有不同的答案嗎?”另一個學生回答:“堅持不懈?!边@時教師有些著急地說:“結(jié)合時代背景來思考,再想一想?!庇械膶W生回答:“執(zhí)迷不悟?!边@時教師只好繼續(xù)啟發(fā):“再想一想?!睆倪@個教學片段中,教師看似運用了啟發(fā)式教學,實際上是因為教師備課不夠充分,沒有精心設計教學,提出的問題不夠明確,導致學生的回答脫離課文。因此,教師在課前要根據(jù)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精心備課,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引導,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二、優(yōu)化教學過程
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往往能夠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德國一位學者曾說過這么一個比喻句:將15克鹽放在你面前,無論如何你都難以下咽,但是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里,你會覺得是在享用佳肴,不知不覺地將15克鹽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鹽需要溶入湯里才能夠被身體吸收,知識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體現(xiàn)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學生理解、消化和吸收。因此,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比如,學習語文版語文八年級上冊課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一幅畫有破舊茅草屋和一個頭發(fā)花白的老人的畫,將學生帶入詩的情境,讓學生了解破舊的茅草屋難以抵擋狂風暴雨的襲擊,感受年邁的老者愁苦、無奈的心情。再如,學習語文版語文八年級上冊《過零丁洋》一文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寫作背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介紹與課文相關的歷史知識。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很容易領會詩人愛國、不畏強暴、堅貞不屈的精神,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nèi)涵。
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學習就是同桌之間或小組成員之間合作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根據(jù)小組合作學習的要求進行合理分工,明確職責,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在人教版語文高中第四冊《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一文中,關于杜十娘的結(jié)局,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問題:杜十娘除了投江自盡,她還有別的出路嗎?小組成員只有通過討論分析,杜十娘這個人物才能真正地“走進”學生的心里,學生才會對文章有深刻的認識。
三、做好課堂調(diào)控
做好課堂調(diào)控,教師首先要具有靈活多變的教學機智,在遇到突發(fā)事件時能夠及時處理。比如,教室里突然飛進來一只蝴蝶,擾亂教學計劃。假如教師簡單粗暴地對學生說:“不要吵了,有什么好看的,繼續(xù)上課?!边@樣做反而會令學生反感。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是這樣做的:她先請學生把蝴蝶趕出教室,然后讓學生以“蝴蝶飛進教室”為題猜一詞牌名。學生猜不出,于老師才給出答案《蝶戀花》,還補充說因為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所以蝴蝶飛了進來。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在老師的引導下學到了新的知識。在教學中,教師還會遇到學生制造惡作劇的情況,此時教師同樣需要運用教學智慧靈活處理,做好課堂調(diào)控工作。其次,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運用語言藝術(shù)來調(diào)控課堂。比如,運用激勵性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公開課里上得好的教師,都擅長運用語言藝術(shù)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樂于參與教學活動。比如,學生在回答問題出現(xiàn)錯誤時,教師不能說“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會”“你到底預習了沒有”“真笨”等,而要用激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肯定學生回答問題時的良好表現(xiàn),讓學生保持學習的熱情。
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需要師生共同努力,而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教師需要精心備課,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并巧用課堂調(diào)控策略。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