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學改革強調(diào)要改變長期以來學生被動的、依賴的、接受性的學習方式,學生充分體現(xiàn)主體意識,自覺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以相對獨立的方式進行學習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作者如何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對《電工技術》這門課程的主觀能動性,對老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
關鍵詞: 《電工技術》 多媒體 教學方法
《電工技術》是一門基礎課程,對后面的模擬電路、數(shù)字電路及其他專業(yè)課程起到了基石作用,非常重要。由于這門課程的內(nèi)容抽象、復雜,偏重于邏輯分析,是學生接觸的專業(yè)啟蒙課程,學生對許多抽象概念都聯(lián)想不到,特別是三相電路分析、電容、電感的過渡過程等內(nèi)容,學生腦中一片空白,而且做實驗看不到現(xiàn)象,這就使學生學習起來更困難,對本課程失去信心。要讓學生不失去興趣與信心,就必須讓所學的知識形象化和趣味化。如果再像以前那樣一本教材、一支粉筆、一塊黑板講到尾,肯定效果不佳。根據(jù)多年《電工技術》的電教經(jīng)驗,我認為運用多媒體教學,要注意如下幾點。
一、多媒體教學對教師本身的要求
1.教師應對所教課程非常熟悉。只有老師對所教課程非常熟悉,對教材作了深入研究,并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才會知道學生難以理解哪些內(nèi)容,怎樣運用多媒體教學幫助學生解決難題,哪些知識點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形象、趣味性教學。比如在講基爾霍夫電流定律時,一般講課會舉水流的例子,但學生聽了印象不一定深刻,于是我運用動畫做三條或多條小溪的水流,流到一起匯成一條小河,再配上一些輕音樂,讓學生觀察一段時間,再引申到電流定律,這樣學生印象就深刻多了。
2.教師能熟練運用多媒體軟件和仿真軟件。要上好多媒體課就要選擇一種多媒體制作軟件,在《電工技術》中由于大部分都是以形象的畫面表述抽象的事物。電流、電壓、磁場等抽象的概念可以用Flash形象化、直觀化、動作化,基爾霍夫定律、歐姆定律、疊加原理等這些實驗性的內(nèi)容,我用ewb仿真軟件進行模擬仿真,對于過渡過程等參數(shù)性的《電工技術》用matlab進行過程分析,這樣綜合交疊的運用輔助軟件,可以使學生從視覺感觀及邏輯分析上都投入課堂中。
二、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
老師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才能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教學。我所任教的是一所高職院校,高職院校學生來源不同,有高中,有中專,也有初中起點的五年制大專學生,針對不同的群體就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高中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強一些,但動手操作相對弱些。在做課件時可把公式推導省略,多加入些模擬實驗,比方怎樣組織實驗,怎樣得出結論,多讓他們觀察過程與現(xiàn)象,培養(yǎng)他們的形象思維與動手方面的能力。中專起點的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要強一些,課件要多演示些原理性的內(nèi)容,例如,過渡過程是怎樣產(chǎn)生這種曲線規(guī)律的。這在課件中就可以多展現(xiàn)。對于初中起點五年制大專生,要細化,內(nèi)容不能深,強調(diào)直觀與操作,原理性的直接給出結論并應用。
三、制作多媒體時,要以學生為主導,注意交互性,強調(diào)形象化
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要以學生為主導,不能采用灌入式的教學方法,要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鉆研,課件要把抽象的轉為具體可視的。下面我將一堂課分三個部分進行簡要介紹。
1.導入。一堂課的導入是非常重要的,導入質(zhì)量直接影響學生對本堂課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果。例如我在上諧振回路時是這樣導入的:先用FLASH做一個黑匣子,黑匣子引出兩根線接到一個燈泡上,另外兩根線接在一個信號發(fā)生器上,并聯(lián)一個電壓表(電壓固定不變),信號發(fā)生器的頻率可以用鼠標控制,在演示時用鼠標改變頻率,當達到某個頻率時,燈泡最亮,同時黑匣子說“這個頻率最適合我,我可以讓小燈泡發(fā)出最大的光”,在其他頻率時提示“不行,我還可以更強”,而且老師提醒學生觀察輸入電壓表(固定不變),以此吸引學生,讓他們思考,為什么輸入電壓不變而燈泡的亮度會變,為什么黑匣子會說“這個頻率最適合我”是怎么一回事,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注意力更集中。僅有好的開端是不夠的,內(nèi)容與形式也要吸引學生,在制作具體內(nèi)容時即提出問題,把學生引導到需要在課上解決的問題上。
2.采用問題教學法。即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啟發(fā)學生自己探索、尋找答案,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講電阻的串聯(lián)、并聯(lián)和混聯(lián)電路時,我用FLASH畫出一些電路,然后用鼠標指向哪部分電路,就會有個話外音提問:“請問該部分的幾個電路是串聯(lián)、并聯(lián)還是混聯(lián)?”給出一個選擇框,要求學生選擇。如果選擇正確,就用鼓掌聲音鼓勵學生,如果選擇錯誤,就提示串聯(lián)、并聯(lián)和混聯(lián)的概念,再要求學生重新選擇一遍,這樣就能使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并運用到具體的電路中。
3.小結。小結可以使學生對整堂課學過的知識留下整體印象,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我在做有效值的小結時就用FLASH制作了一個小動畫:有一個小孩子將一個交流波趕進一個容器里,同時他又回過頭來將另一個直流電趕到一個同樣大的容器里,然后將兩個容器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恰好兩者一樣多。圖下面有一個問題“請問這個直流電就稱為交流電的什么值”,這就會使學生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有效值的定義,加深印象。顯而易見,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效果明顯凸顯出它的優(yōu)勢,從而幫助學生轉換角色,由從被動接收者變?yōu)橹鲃游≌摺?/p>
參考文獻:
[1]石生主編.電路基本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2]計算機教育圖書研究組編.FLASH MX動畫制作.航空工業(yè)出版社.
[3]陳懷琛,吳大正,高西主編.MATLAB及在電子信息課程中的應用,電子版工業(y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