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發(fā)展需要外因的推動,但主要因素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自我教育過程中,沒有深刻的自我認識,沒有豐富健康的情感,沒有頑強的意志,就不可能有清晰的意識和堅定的行為。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人的心理發(fā)展的動力是客觀現(xiàn)實要求引起的需要與現(xiàn)有心理水平之間的矛盾。人的心理發(fā)展不僅需要正確的社會要求,而且要使這種要求引發(fā)人們新的需要。通過自我教育,參與自我教育,對教育的內容、要求和形式有較深刻的理解,從而把客觀要求變成自己的需要,最后內化為自己的心理品質。
我們班一直以來被許多老師認為是紀律差、學習差的亂班。在老師講課時,總有學生在下面搗亂,使得許多老師只要上我班的課就頭疼。勞動中,馬馬虎虎、不負責任的有之,打架斗嘴、鬧矛盾的有之,結果月月的衛(wèi)生紅旗、綠化紅旗、文明班等榮譽稱號總也落不到我班。遇上學校的文體活動競賽,我班更是名落孫山……種種讓人遺憾、灰心的結果造成大部分學生失去信心,總感覺自己的班級不行,自己低人一等,越是這么想,行為越散漫,如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究其根源,我發(fā)現(xiàn)令人很不滿意的現(xiàn)狀與學生平時的自我意識有直接的關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學生缺乏自信,缺乏自覺約束自己、調整自己言行的自律——自我教育的意識。
自我教育意識是兒童的重要心理活動之一,是學習、創(chuàng)造、自新、奮進的動力之一,也是孩子們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教師的主要使命是引導他們認識自我,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學校位置、家庭位置及責任。明確了目的,我在加強班級管理、建設的同時,重點進行“由他律到自律最后認識自我”的體驗教育活動,從他律到自律,爭當一名好組員。
萬事開頭難。選什么內容,以怎樣的活動方式開展成為活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繁雜的班級活動項目中,我首先選中的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這塊教育陣地。在以往勞動中,多數學生需要班干部、老師的監(jiān)督,這些外在約束使他們養(yǎng)成“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壞習慣。如何打破這種勞動中的他律狀態(tài)呢?我選擇了一條非常規(guī)的教育途徑。
小組負責,榮辱共當。取消以往勞動中班干部或老師一管到底的做法,把勞動任務分給小組。如按時保質完成任務的則小組成員受表揚,每人獎賞紅花一朵,貼于光榮榜上。若不能按時保質完成任務的則集體受罰:在光榮榜上小組受批評,小組成員受批評,還要返工且增加勞動任務。
小組監(jiān)督,無繩而自律。在進行勞動制度改革后,小組的作用似乎成了每次活動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一到勞動時間,值日班長一聲“令”下,組員便立即開始有秩序地打掃衛(wèi)生。
每當小組成員獲獎,看到他們喜形于色的模樣,我可以想象出孩子們一定會更珍惜來之不易的勞動機會。而每當受罰時,多數學生會將委屈化為對消極分子的譴責。消極分子發(fā)現(xiàn),原來學生的另眼相看,比班干部甚至老師的批評更讓他們無地自容?!耙匀藶殓R”,這些消極分子從他人的態(tài)度中認識了自己,開始注重自我形象的再塑。慢慢的,小組成員間相互監(jiān)督的互律意識開始形成,大家都在為當一名好組員而努力。
當我發(fā)現(xiàn)學生已對勞動發(fā)生了深刻的情感變化后,我再次抓住時機,提高大家對勞動意義的認識,幫助他們將進步的思想認識轉化為良好的勞動習慣。勞動前,我先突出任務中最艱巨的部分,提倡小組或個人主動領取任務,不需全體同學參與,結果出現(xiàn)從前總不能認真完成任務的學生最主動且完成得相當出色的喜人場面。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鼓勵學生制訂塑造新形象的活動計劃,開展“露一手”技能、技巧競賽,以及“認識我自己”、“我長大了”等征文活動。豐富多彩的內容,活潑、自由、民主的形式調動了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越來越多的學生自覺加入活動,從而強烈的參與意識逐漸成為學生的迫切需要。
活動要精選求實。選擇活動項目首先要從實際出發(fā)?!邦^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只能治表,不能治本。因此,選活動還得求“精”。這要求我們既讓學生在活動中能力得到鍛煉,又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影響,乃至形成一種觀念?;顒舆€要求實,即求實效,結合實際問題,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fā)點和歸宿點。雖然活動沒有熱熱鬧鬧的場面,也沒有學生用心良苦的準備,但它獲得老師的交口稱贊,學生學得認真,生活得豐富多彩,月月能見到紅旗在教室里飄動,這一切不正是教育活動成功的例證嗎?
教學相長。在教育活動中,我曾彷徨過,但我沒有氣餒,而是查找多方面的資料,綜合多種教育活動方法,探出一條創(chuàng)新之路。當看到孩子們在進步,我感受到莫大的快樂。寶貴的經驗、失敗的教訓對我都是豐厚的財富?;顒又?,我“學而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不斷地進行自我教育,這就是常說的“教學相長”。
尊重學生等于尊重自己。我認為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應讓學生學會尊重自己,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我?guī)蛯W生樹立自信,孩子們在活動中領悟到自己的言行對塑造自己的形象是多么重要,強有力的自律意識對順利完成某件事是多么關鍵,而自信將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種種健康的心理品質將使學生受益終身,一名學生在日記中寫道:“……看著自己的作品被老師表揚,被同學羨慕,我感到從未有過的驕傲。只要肯動腦、勤動手,我一定能行!”
學生的自律意識、主體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是在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中形成的。愿每一位教師、學生都樹立自律意識、主體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相信我們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