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選用優(yōu)良抗病品種
溫室秋延晚茄子無公害栽培的育苗期正值高溫多雨,而結(jié)果期又處在低溫寒冷的時節(jié),宜選擇耐熱抗病,耐低溫弱光生長勢較強的品種。
2 育苗
這一茬茄子的育苗正處在秋季高溫季節(jié),一般多采用畦田直播育苗。為避免高溫直曬灼傷幼苗,育苗時最好使用遮陽網(wǎng)覆蓋。
2.1 浸種催芽:浸種前采用藥劑處理種子可防止病蟲害。方法之一是浸種前用300倍福爾馬林溶液浸泡10分鐘,或用500倍液50%DT殺菌劑浸泡20分鐘,然后撈出洗凈藥液即可浸種。
2.2 播種:最好選擇陰天播種。畦內(nèi)澆足水,當水下滲后,再撒一層營養(yǎng)土,將種子均勻撒入床面,然后覆土1~1.5厘米。
2.3 遮蔭與防雨:播種后苗床采用遮陽網(wǎng)遮蔭或在苗床上搭些架子用秸稈覆蓋,既遮蔭降溫還可防雨淋。當苗出齊后,要注意保濕,防止苗床干燥傷根。為提高育苗質(zhì)量,也可采用育苗箱育苗,營養(yǎng)缽分苗的辦法。
3 定植
定植前要對溫室進行消毒,預(yù)防病害。方法是每立方米空間用硫磺粉5克、敵敵畏乳油0.1克和鋸末20克混合點燃,密閉薰蒸一晝夜后打開溫室通風。整地施肥:茄子在生產(chǎn)過程中對肥料的吸收量比較大,為保證生產(chǎn)中不缺肥,每畝施腐熟廄肥或腐熟沼液5 000~7 000千克、過磷酸鈣和硫酸鉀各15千克。翻地施肥后耙平地面,按行距60厘米起壟,壟高10~15厘米。定植時選擇陰天或傍晚突擊進行,株距35厘米為宜,每畝栽培密度3 500~4 000株。定植后立即澆透水。
4 田間管理
4.1 中耕除草:定植3~4天后澆一次緩苗水,以利于茄子發(fā)根。澆過緩苗水后,趁地表尚未干透,立即進行中耕除草,以利于保水、透氣、促進根系發(fā)達。而后再根據(jù)茄子發(fā)棵的情況,連續(xù)中耕2~3次,特別是注意雨天或田里跑水后的中耕,防止土壤板結(jié)
4.2 澆水:經(jīng)過2~3次的中耕除草等措施后,茄子逐漸開始發(fā)棵長大。一般定植20~25天后,即可準備澆水,頭水一定要用小水將水澆透,切忌大水漫灌。
4.3 施肥:緩苗后結(jié)合澆水,每畝施充分腐熟有機肥或腐熟沼液1 000~
1 500千克,開花后結(jié)合澆水每畝再追一次腐熟的有機肥及磷酸二銨或尿素10~15千克。磷酸二銨和尿素要深施,門茄膨大后增加追肥次數(shù),但要控制化肥用量,同時禁止葉面噴施氮素化肥。
4.4 扣棚管理:9月份以后夜間氣溫變化很大。9月底已出現(xiàn)霜凍,因此要隨時根據(jù)天氣變化及時扣膜。最好按早霜到來的7~10天前扣膜,或以夜間氣溫不足15℃時及時扣膜。隨天氣變冷逐漸減少通風。
在對茄或四門斗開花時,用2,4-D或防落素蘸花,提高座果率,整枝時按門茄、對茄3個果,四門斗3個果,或門茄、對茄、四門斗2~4個進行整枝,及時打掉底部老葉和多余的側(cè)枝,當室溫低于15℃時,要及時補溫。當溫度超過30℃時要及時通風降溫。
(孫振營 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學研究院 13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