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先期導入的大排量和混動車型幫助劍走偏鋒的Q50塑造出了足夠優(yōu)秀的形象,那么真正向同級別發(fā)起挑戰(zhàn)的則是2.0T車型。耀眼的設計和眾多可供選擇的科技配置,以及不錯的性價比都是其走向成功的重要砝碼。
引入外援
Q50 2.0T搭載的四缸渦輪增壓發(fā)動機與變速器出自戴姆勒之手,英菲尼迪的工程師們也對其進行了相應的調校,而變化也直接表現(xiàn)在扭矩曲線上。與M274發(fā)動機相比,扭矩輸出的峰值點提前了,反應更加激進了。
廠家將此次的試駕地點選在了美麗的青海湖附近,在實際駕駛中,這臺2.0T發(fā)動機的整體表現(xiàn)可圈可點,平順性和加速能力都有著不錯的表現(xiàn)。油門踏板的回彈力度較沉,而剎車踏板的調校則表現(xiàn)得十分線性,制動效果也能給予人很強的信心。
在海拔3100米的青海湖G109國道上行駛,前方時常會有慢車出現(xiàn),再加上雙向兩車道的狹窄路況,超車也只能借用對向車道。好在Q50 2.0T的提速能力給了我很強的信心,油門踏板踩下二分之一時,發(fā)動機就能輕松突破3000rpm并能獲得恰到好處的動力輸出??梢哉f僅用了這套動力總成一半的功力,Q50 2.0T便可輕松地穿梭于車流之中。而在緩踩油門的前提下,當發(fā)動機轉速達到2200rpm時,你會明顯地感覺到渦輪的介入,此時靜謐的車內只剩下帶有高級聲場定位技術的BOSE音響奏出的美妙樂章,配合著14聲道的環(huán)繞式效果讓我也能盡情的享受駕馭的快感和兩側“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麗景象。
注重低扭
前排杯架左側的駕駛模式選擇按鈕,可提供個性、運動、常規(guī)、雪地四種駕駛模式,而方向盤的轉向靈敏度與指向性也都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在車輛稀少的高原公路上,切換至運動模式后,儀表盤下方由藍變紅,隨即全力踹下油門踏板,車輛會出現(xiàn)2秒左右的遲滯,隨后發(fā)動機會發(fā)出暴躁的怒吼,轉速也瞬間突破5000rpm,獲得酣暢淋漓的提速快感。但當車速超過100km/h后,雖然地板油也能讓變速器連降3擋,但后程發(fā)力會有明顯不足的感覺。
換擋撥片僅在2.0T豪華運動型上出現(xiàn),當你在D擋時以換擋撥片降擋之后,再以換擋撥片升擋,此時變速器并不會升擋,而是直到轉速接近紅線區(qū)之后才會自行升擋。倘若是將擋把向左撥至手動模式下,變速器則不會自動換擋,而是直接斷油保護。
功底出色
由于電信號的傳輸速度遠遠要快于液壓油的流動速度,因此來源于航天科技的線控主動轉向(以下簡稱DAS)在轉向靈敏度和轉向角度上擁有絕對的優(yōu)勢。
裝配有DAS的豪華運動版車型轉向靈敏度和力度均可以分三擋控制,當駕駛員把輔助力度調到最輕,響應調到緩慢時,行駛在帶有補丁與石子的路面上,緊握方向盤的雙手感受不到太多從方向盤傳回來的震動。這種感覺非常特別,尤其是車輛在通過直角彎或急彎時也能表現(xiàn)得比較明顯。同樣的彎角,裝配有DAS的Q50只需將方向盤轉動20度角即可靈敏快速地通過彎道,而未配有DAS的豪華版則需要轉動60度角,方向盤的回饋力度與路感卻比帶有DAS的車型清晰不少。
未配備DAS的Q50 2.0T豪華版相對于同級別的寶馬3系、奧迪A4L等對手,它的轉向表現(xiàn)依然屬于靈敏的范疇,并且轉向力度也會隨著車速線性增長,只是反應沒有線控轉向那么靈敏。偏硬的懸掛調校讓Q50 2.0T在操控方面具有了不錯的天賦,盡管懸掛和減震能夠把路面上石子、補丁、裂縫都清晰地傳遞給車內的每一個人,但通過溝坎時并不會產生那種生硬的顛簸或是下墜感,懸掛的韌性十分出色。遺憾的是,傳動軸與后排中間過硬的座椅坐墊及靠背,讓后排中間乘客的舒適性成為了軟肋。
低調武裝
Q50 2.0T并未像3.7升V6和3.5升混動車型上增加Q50“S”這個代號。2.0T豪華運動版在外觀方面也同其它排量的豪華運動版本一樣增加了運動套件,車長也達到了4802mm,讓前臉更具有攻擊性。而在配置方面,豪華運動版相比豪華版增加了DAS、ALC、運動座椅腿部支撐、換擋撥片、鋁合金踏板等,而消費者也要為此多付出2.8萬元的配置差價費用。
三種動力總成,入門級售價下探到32.58萬元,顛覆傳統(tǒng)的外觀設計,更新穎的智能雙屏功能體驗,再加上高配車型所配置的線控主動轉向技術等。以上這些讓英菲尼迪Q50在豪華中型車中更具競爭力。此外,算上英菲尼迪Q50后期的加長與國產,想必競爭對手的日子并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