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提出“課堂應當是快樂的場所”。如何在高中政治課堂增添教學的趣味化,構建快樂課堂,激發(fā)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興趣。本人在教學實踐中做了粗淺的探索和嘗試。
一、導入引趣,激活情感
趣味課堂首先在于開局的那短短幾分鐘。它好比歌的前奏,能一下抓住學生的心。漫畫幽默夸張的獨特語言,會像鼓槌般敲在學生的心坎上。如“權力的行使:需要監(jiān)督”使用漫畫導入的方式,展示了亂收費、亂罰款的權力“膨脹病”、亂蓋公章、亂發(fā)文件的“昏聵病”、行政不作為的“懶惰病”、不審就批的“糊涂病”四幅漫畫。當然,好的導入形式有很多種,漫畫只是其中的一種,選擇適當?shù)膶胄问?,以取得最佳效果?/p>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
“疑”是激發(fā)思維的起點,“疑”是激發(fā)思維的動力。政治教師針對基本概念、原理、重點、難點、社會熱點和思維盲點處,巧妙地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和啟發(fā)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這也是我們常說的設疑引思。問題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思考的價值,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引起學生認識的升華。
三、典例切入,突破難點
部分教學難點,語言的表述很難突破理解的瓶頸。教師借助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并設置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層層引導,步步深入,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更深層、更廣闊的空間中,往往會收到令人驚喜的教學效果。在講解“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時,引用奧爾布賴特和李肇星在聯(lián)合國中的對話:“李先生,你們中國的外交政策到底是什么?你能不能用最短的語言給我做一個描述?字要用得越少越好?!崩钫匦欠磫柕溃骸澳敲?,您先說,您能不能用最短的語言來描述一下美國這樣一個偉大國家的外交政策?您用的詞也要越少越好。”奧爾布賴特說:“美國外交政策就是兩個詞:Leadship and Partnership(領導和伙伴)!”言簡意賅,精確到位。李肇星心里很佩服,當即回答到:“中國外交政策也很簡單,概括來說也是兩個詞:Peace and Independencs(和平和獨立自主)!”講完后,設計了幾個問題:你如何看待中美的外交政策?它們有何不同?影響外交政策制定的因素是什么?我國如何在復雜的國際關系中立穩(wěn)腳跟?此例的趣味性刺激了學生的“興奮點”,既落實了知識,又提高了理解能力。
四、打破常規(guī),善于質(zhì)疑
愛因基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苯虒W過程中通過評比“最佳一問”等形式鼓勵學生大膽提問,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使其思維處于積極活躍狀態(tài)。如在講解“政府的職能”內(nèi)容時,首先,引導學生自己對本節(jié)內(nèi)容設計問題,然后讓學生在設計問題中評選出“最佳一問”。無形中調(diào)動了學生的“問題意識”,促使學生去思考、去探究。既落實了基礎知識,又鍛煉了學生的能力。當然,有的學生的提問可能很可笑,也有可能提出突發(fā)奇想的問題,教師切忌用不屑一顧的態(tài)度甚至訓斥、嘲笑的方式對待,否則會熄滅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種”。
五、互動有無,相互促學
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jīng)驗基礎上,體現(xiàn)學生學習過程是在教師引導下自我構建、自我生成的過程,是新知識經(jīng)驗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發(fā)的認知結構的重組過程。教師引導學生從舊知識中尋找與新知識的聯(lián)系點,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去猜測、探索新的知識。教師積極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在教學實踐中,力爭每節(jié)課都騰出足夠的空間讓學生參與問題的討論與思考,可以由學生演繹生活情境,也可將富有啟發(fā)性的題目采取小組辯論等形式來完成。
在講“文化生活”第二課“文化對人的影響”的“文化影響人的交往行為和行為方式”知識點時,試著讓學生演習各地會客的禮節(jié)。當學生表演“伊拉克”一地區(qū)“左-右-左,三擁抱”這一見面禮時,同學們都新奇地笑了。再如講“文化生活”“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知識文化修養(yǎng)”兩者關系時展開辯論:德,才,哪個重要?讓學生在激烈的辯論中明晰觀點,達成共識。這樣,課堂不僅成了施展才華的競技場,也成了學生學習的樂園。
六、聯(lián)系實際,致知篤行
華盛頓兒童博物館墻上的格言:聽到的,過眼煙云;看見的,銘記在心;做過的,淪肌浹髓。從側(cè)面說明了實踐活動在個人認知中的作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聯(lián)系實際生活,給學生提供更多自我展示的平臺,能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與求知欲望。
如“政治生活”教學中,黨的重大決策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是人們議論與關注的焦點,也是學生談論的熱門話題。針對這類“熱點”問題,可組織學生參與社會調(diào)查,讓學生從實踐中把握黨的性質(zhì)、宗旨,國家的性質(zhì)等相關知識。還可通過“熱點評論”“每周要聞”“假如我當新聞發(fā)言人”“群英辯論賽”“模擬證券市場”等形式各異、生動活潑的實踐模式,既讓學生感悟了生活的真諦,提高了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也鍛煉了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
七、巧用多媒體,激發(fā)興趣
充分發(fā)揮Authorware、PowerPoint、Flash等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如在講“聯(lián)系的觀點”時,播放了一個有趣的Flash“一條香蕉皮引發(fā)的事件”,接著投影題目是“生活”的一首詩,內(nèi)容就一個字“網(wǎng)”,以此點出我們的世界是聯(lián)系著的,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趣味性政治課堂的構建是教師智慧生成的過程,需要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智慧,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情感的升華和能力的提高,才能真正促進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更好地適應新課改要求。
參考文獻:
陶占峰.高中政治教學初探.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17).
?誗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