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育在義務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農村小學教育又是整個教育的關鍵和難點,要搞好農村小學教育必須注重班級管理。班級是學校的基本單位,而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聯(lián)系班級與溝通學校、與學生家庭以及社會教育力量的棟梁。要管理好農村小學的班級,作為班主任不僅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而且要有一套科學、合理的管理辦法。下面是我工作多年來如何做好低年級班級管理的幾點體會:
1要有一顆愛心,讓孩子感受到被關懷的溫暖
農村的孩子大多數(shù)沒有經過學前的教育,到了上學的年齡階段,家長直接送入學校。也就在這時,他們脫離了父母的呵護,許多孩子感到不適應,作為班主任老師,首先應該有足夠的耐心,真誠的愛心,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關心他們。
2握學生的基本情況
現(xiàn)在農村小學有一小部分學生離家近,父母管得較嚴,他們基本能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能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但是有大部分學生的家離學校較遠,且家長常年外出打工,孩子多由爺爺奶奶或留守婦女帶,孩子嬌慣、疏于管教,養(yǎng)成了一些壞習氣,經常不來學校等,面臨這樣的問題,作為班主任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從各方面,用多種方法了解學生情況,及時與父母溝通,讓家長意識到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把孩子帶到學校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得到健康的成長。
3當好學生的表率
老師的形象在學生心中是高大的,學生認為老師說的話是\"圣旨\"。因此老師的言行舉止對孩子們的影響很大,作為老師,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yè),就要義無反顧地熱愛自己的事業(yè),就要時刻注意到自己的形象,時刻想到孩子們在看著自己。所以說老師在吃飯、穿衣、行走、做事、學習和工作等一言一行中處處應該注意形象,時刻檢查自己的行為是否會給學生帶來不好的影響。面對剛入學的低年級學生,班主任就要從學習、生活、為人處事等方面一一指教。比如指導學生學習打掃衛(wèi)生,擺正桌椅;指導學生養(yǎng)成課堂上正確的坐姿,寫字姿勢;教育學生在與其他小朋友玩耍時應團結合作、互相禮讓;教會學生會說簡單的禮貌用語等。
4表揚鼓勵,正面引導
在班主任工作中,抓住小學生好勝的心理特點,應以鼓勵表揚為主,善用表揚的藝術,以多樹立新形象、新典范、新榜樣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和集體主義精神。讓學生身臨于無數(shù)的表揚環(huán)境之中,實際上也蘊含著不少的批評,對沒有受到表揚的同學就好像受到無形的批評一樣,但這種批評往往容易被學生接受,全體學生在暗暗使勁,爭取得到表揚。班主任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哪怕開始只是一點點苗頭,但這星星之火一定不能讓它熄滅,要設法煽旺它,使它成為燎原之火。在學生取得成績的面前,哪怕是偶得的一點點成功,班主任也要大力表揚,因勢利導,鼓勵學生更上一層樓。
5要不斷學習,努力改變自己,提高班級管理水平
作為一名班主任,無論工作時間長短,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自身都有許多不足和缺點。所以,班主任要不斷學習,努力改變自己,發(fā)揮自己的長處,改正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努力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在這方面,我們要取長補短,多向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將他們管理班級的先進經驗為我所用。
總之,小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是一項繁重而艱辛的工作,老師只有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和專業(yè)素質,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心中對學生充滿了愛,一切為著學生的利益,從點滴小事做起,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關心體貼。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實施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使學生朝著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方向邁步,是我們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