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共育是家庭與幼兒園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教師與家長形成共識,協(xié)同教育,實現(xiàn)科學育兒目標的教育過程。家長是幼兒教育的重要資源,也是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家長的參與不僅對幼兒而且對家長和教師都具有重要意義。結合幼兒園課程和教育需要,圍繞\"做好家園共育,促進幼兒發(fā)展\"的家教觀,我在引導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各項活動方面進行深入研討,探討如何運用恰當?shù)牟呗砸龑Ъ议L了解幼兒園的教育并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利用調(diào)查問卷、班級宣傳欄、家教、班級家長會、安康網(wǎng)站等多種途徑搭建家園互動平臺,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課程、孩子在園學習情況、生活情況、班級教育需求,同時也使我充分了解家長這個教育資源中隱藏的教育價值,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充分進行挖掘,并通過多種活動將家長們組織起來,互幫互助,共同為孩子們打造和諧、健康、快樂的發(fā)展空間。
1家長參與對幼兒的作用
1.1強化了幼兒在幼兒園的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來自家長、教師的信任與合作。
1.2增強孩子的自我價值感。當孩子看到父母與教師熱情交談,孩子也會感到很高興。這就強化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1.3家長和教師相互支持,分享經(jīng)驗。教師和家長交流教育意見和孩子行為變化的情況,可使其對孩子的行為做出最恰當、最及時的反應,從而促進孩子的健康發(fā)展。
2家長參與對教師的作用
2.1增加教師對幼兒的了解,利于教師因材施教。教師只掌握幼兒發(fā)展與教育的一般理論知識是不夠的,每個孩子有各自不同的個性特點、成長經(jīng)歷和行為方式,每個家庭也有各自不同的物質環(huán)境和精神環(huán)境,教師只有熟悉每個孩子及其家庭情況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幼兒。
2.2增強教育的有效性。教師教育工作的成效如何與幼兒家長的積極參與有極大關系。教師只是一個人的教育資源,其創(chuàng)造性、知識經(jīng)驗都僅僅是一個人的,而家長參與就擴大了教師的教育經(jīng)驗,尤其是善于教育子女的家長參與。
3家長參與對幼兒教育的作用
3.1得到幼兒園教育所提供的資源和信息。
3.2通過與教師合作,獲得育兒知識與技能。從而學會怎樣做一名幼兒喜愛的家長。
我們鼓勵家長參與幼兒園的各項活動,真誠地聽取家長的建議,針對不同家庭的需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
⑴創(chuàng)設家長參與的活動形式。教師把家長邀請到幼兒園,讓家長同孩子一起活動,讓家長在幼兒園學習做父母的藝術、技能和技巧?;顒有问娇捎校?/p>
① 家長、幼兒共同學習。幼兒園利用觀摩活動邀請家長和幼兒來園進行活動。
② 慶祝日。請家長來園共同慶祝節(jié)日和幼兒的生日,參加幼兒園重要的慶祝活動。
③ 教育座談會。教師和家長提供議題,共同討論,使教師和家長及家長之間在教育觀念上相互啟迪、相互影響。
④ 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由家長代表組成,參與幼兒園討論課程設置、政策制定等問題。
以往教師組織教學活動,家長都是作為看客在旁邊觀看?,F(xiàn)在我們邀請家長作為教育者與老師一起組織孩子們進行教育活動?;顒忧敖處熍c家長一起設計活動,與家長共同備課,準備教具材料。如中班的教育活動\"感謝爸爸媽媽\",活動就是由一位家長做老師,向本班幼兒介紹自己孩子的成長經(jīng)歷,使小朋友知道家長把孩子們撫養(yǎng)大是多么的辛苦,需要有多大的付出。這個活動既讓家長體驗了一次做孩子們老師的機會,也讓小朋友了解了爸爸媽**辛苦?;顒咏Y束后家長們感觸頗深,既了解了教師工作的細致微妙、專業(yè)深奧,又從中了解了自己孩子的發(fā)展狀況,使得今后的教育更有針對性。
⑵設計和家長聯(lián)系的方式。教師要保證與家長通暢的信息交流,必須設計多種多樣的聯(lián)系方式。
① 網(wǎng)站中的家園聯(lián)系和家園聯(lián)系欄。內(nèi)容包括幼兒園的活動安排、報告孩子的進步情況及采用的教育方法。此聯(lián)系的目的在于讓家長了解教師和幼兒園,它不僅是老師與家長的溝通橋梁,更是家長之間橫向交流的紐帶。
②家訪。教師通過家訪獲得幼兒家庭生活的第一手材料。走訪時教師要事先做好家訪計劃,明確家訪目的,有計劃地與家長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
③開放日。幼兒園要安排時間讓家長參觀訪問,觀摩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師應指導家長觀察,幫助家長了解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孩子的情況。幼兒園可為家長辟出專門房間,供家長交談。
④便箋。新生入園,家長最關心孩子的生活問題,于是我們就在每天離園時給每一個孩子發(fā)一張小便箋,留下對家長的囑托,一張小小的便箋,雖然只有一句話,但它更能暖人心,更受家長的歡迎。通過便箋,教師向家長通報孩子的進步情況、教學內(nèi)容,也可向家長提出對孩子教育的建議。
⑤ 電話聯(lián)系。
⑥利用幼兒園班級網(wǎng)站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近年來最為方便、快捷的溝通方式,家長們在桌前就能了解到幼兒園和孩子的情況,看到孩子們在幼兒園活動的照片。
為了家園能夠更好的配合與合作,我園各班都在安康網(wǎng)站上將孩子們在園活動的照片放到\"班級相冊\"供家長們欣賞,并及時將我們的教育主題活動反饋給家長,家長們會根據(jù)主題活動內(nèi)容與孩子共同搜集相關資料帶到幼兒園與大家分享。校友錄是教師與家長們相互溝通的橋梁,當家長們遇到問題時,他們會通過班級相冊與老師進行相互探討,相互介紹經(jīng)驗,達到了家園共育的目的。讓家長們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讓他們更放心。家長們看到孩子能勇敢地邁出這第一步感到無比欣慰,對班級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認可。
⑶招聘家長志愿者。針對家長的工作性質,邀請家長志愿者走進課堂,根據(jù)自己的特長給兒童講故事,同孩子做游戲。老師要根據(jù)家長的情況慎重安排教學輔助工作,事先要向他們講清楚教學大綱的要求、教育目標,同時肯定家長志愿者對幼兒發(fā)展的作用。例如,針對主題\"安全自護\"這個活動,請一名作醫(yī)生家長給孩子講一些安全自護的知識,這位家長還在手足口病傳播的關鍵時期,把此病的傳播途徑及相關的預防措施向全班的小朋友進行了講解、宣傳,便于小朋友們及時預防。在一個主題活動中\(zhòng)"大肚子變小娃娃\",教師結合班內(nèi)懷孕的家長,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充分發(fā)揮懷孕媽**作用,與媽媽共同商議活動方案、制定計劃。這次活動幫助孩子們更真切地了解了自己是從哪里來的,媽媽在十個月懷胎時是多么辛苦。激發(fā)了寶寶要愛自己的媽媽。同時也使家長們了解了幼兒園階段孩子們學習的特點,密切了家園合作關系,使家園之間真正做到了《綱要》要求的平等、尊重、互助。家園合作促進了每個班級家長工作的改善和創(chuàng)新,獲得了廣大家長的好評。
⑷制定個別教育計劃。個別教育計劃是由教師、家長共同研究孩子的特點,共同制定的個別兒童的教育計劃。
⑸拓寬家長參與渠通。家長參與應是全面的、廣泛的,幼兒園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家長的需要,建立自己的家長工作體系,真正把幼兒園辦成家長交流信息,共享教育經(jīng)驗,共擔幼兒教育責任的中心,實現(xiàn)家園教育同步化。
在開展多種形式的家園共育工作中,我們與家長增進了友誼,形成了合力,家長對幼兒園工作更加關心、支持,教師們的工作熱情也更高了,孩子們也得到了健康、和諧、快樂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