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接到母親電話。母親問:“星期天你有沒有時間回來一趟?!蔽衣宰骺紤]后說:“可能沒有?!?/p>
母親又說:“過幾天是欣兒的生日,我準備了一只雞,本來準備送過來的,可由于這幾天秋種比較忙,不能過來。如果你有時間,就回來一趟?!?/p>
星期天上午九點多,我給家里打了個電話。接電話的是父親,我問母親在家么?
父親說:“你娘犁田去了?!?/p>
聽到父親的話后,我陷入了沉思中,母親什么時候?qū)W會了犁田?于是,決定回家。
經(jīng)過近一小時的車程,我到家了。出門迎接我的是父親。父親見到我后,對我說:“你娘到黃坑里犁田去了?!?/p>
與父親寒暄幾句后,我獨自來到屋旁的豬圈邊。豬圈以前養(yǎng)有幾頭豬,這些年不再養(yǎng)豬了,這里便成了家里放犁耙等耕種工具的地方,我順著豬圈方向望了望,不見犁耙等工具,母親果然犁田去了。
朝黃坑里走去,遠遠地,便聽見母親吆喝牛的聲音。
靜靜地,我站在離母親幾十米遠的地方,看著母親。瘦小的母親,緊跑慢趕地跟在牛的后面;每到轉(zhuǎn)彎時,母親頗費力地用雙手提起犁耙,過了好一會兒,又緩緩地將它插入地里;母親的白發(fā)在微風(fēng)的吹拂下,似一棵棵枯萎的茅草……
我慢慢走近母親。母親看見我了便問:“你回來了。”
我說:“嗯,我來犁吧!”
母親說:“不用,會弄臟你衣服的,你先回去吧,我待會兒就回來?!?/p>
知道拗不過母親,我獨個回去了。
在路上,我邊走邊想:母親今年60好幾了,在這之前,可從未犁過田。
八十年代初,分田到戶“單干”后,先是由年邁的祖父犁田,父親回家時,便由父親犁田。而后,隨著我和大弟的相繼長大,在農(nóng)忙時,有時我們也幫著犁田。母親在家里、地里雖然忙活個不停,但從未犁過田。
可現(xiàn)在……60多歲的母親竟學(xué)會了犁田。
中午,母親回來時,我對她說:“干嘛還要種田?”
母親說:“做慣了,閑不住?!?/p>
我說:“要做也應(yīng)少做一點?!?/p>
母親說:“多做是做,少做也是做,趁現(xiàn)在做得動的時候,多做些?!边^了一會兒,母親又說,“現(xiàn)在你爸年紀也大了,做不了什么事,所以很多事情都得我來做?!?/p>
聽后,我一時無語。
母親說:“很多事情,試一試,我也能做,比如犁田?!?/p>
父母做飯的時候,我獨個來到屋外,思緒一下子回到了從前。
母親在村里一直以“勤快、能干”著稱。母親一生養(yǎng)育了6個子女,并且上有祖父、祖母。一家十口除靠父親微薄的工資外,主要的經(jīng)濟來源便是母親“田地里”的收入了。分田到戶之后,家里的二十來畝田地幾乎都由母親獨自打理。父親一般只是在農(nóng)忙的時候回來幫幫母親。
當(dāng)時家里的大小事情,甚至包括只由男人干的活兒,母親也干。記得小時候,我就曾同母親在半夜起床,由母親推著近兩百斤的獨輪車到離家十余華里的縣城賣過稻谷……
母親給我的突出印象是:不僅能干,而且有很強的協(xié)調(diào)組織能力。在暑期,我和弟妹都放學(xué)回家休假了。不久,便要開始“雙搶”?!半p搶”,對母親來說,反而更輕松。當(dāng)時我家雖然有二十來畝田地,但由于母親的用人之長,能合理地調(diào)配各種人力、物力資源,因此我家的“雙搶”完成得最快、最好,往往只需要一星期左右的時間。而在當(dāng)時,我村大多數(shù)人家要完成“雙搶”,往往需要二十多天的時間。暑期,在做完自家的事情后,母親還常常帶著我們?nèi)椭l(xiāng)親。
母親以她柔弱的肩膀撐起了一個家?,F(xiàn)在我們姐弟6人都已從大(中) 專院校畢業(yè),并且都已參加了工作,先后有了自己的家庭。
到現(xiàn)在,母親最引以自豪的仍是養(yǎng)育了6個子女,并且都送去讀了書,都升入了大(中)專院校,同時家里沒有欠一分錢債。
“很多事情,試一試,我也能做,比如犁田?!?/p>
犁田的母親,又給我上了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