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
2014年,適逢吳昌碩誕辰170周年,各拍賣公司對其作品的上拍也加大了力度。北京匡時在今年春拍中力推“苦鐵不朽—紀念吳昌碩誕辰一百七十周年作品專場”,精選的50余件作品全部成交,總成交額超1億元,一件《篆書十六言聯(lián)》更是以1,207.5萬元成交。2014年,100萬-1,000萬元區(qū)間的吳昌碩作品成交數(shù)量比2013 年同期提升52.38%,成交總額漲幅達73%。這一明星效應也帶動了海派書畫市場的增長,除吳昌碩之外,吳湖帆、陸儼少也是受調(diào)查者看好的藝術家。
吳昌碩(1844.08.1-1927.11.29),原名俊,字昌碩,別號缶廬、苦鐵等,漢族,浙江湖州人。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藝術發(fā)展過渡時期的關鍵人物,“詩、書、畫、印”皆通,是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與任伯年、蒲華、虛谷齊名為“清末海派四大家”。吳昌碩的繪畫、書法、篆刻作品集有《吳昌碩畫集》、《吳昌碩作品集》、《苦鐵碎金》、《缶廬近墨》、《吳蒼石印譜》、《缶廬印存》等,詩有《缶廬集》。
吳昌碩作于1917年春的花卉屏風十二扇,是其個人作品成交的最高價。此作自其題款,此十二屏,前后歷時凡有三月之久,分別繪梅、竹、玉蘭、紫藤、荷、牡丹、白菜、松、蘭花、山茶、秋菊、枇杷,皆其平日最為精擅之題材,故寫來毫無滯阻,任意東西而風神宛具。此后,吳昌碩作品的成交額穩(wěn)步上漲,并于2011年達到個人成交額和成交量的頂峰,僅個人作品成交價前十位中,就有三件作品拍于2011年,其中兩件僅次于“花卉屏風十二扇”,分列二三名。
隨著吳昌碩作品價格的不斷地攀升,其贗品隨之而生,因此,鑒定真?zhèn)尉惋@得格外重要。吳昌碩的書法師于鐘繇、王覺斯、石鼓文、隸書等過程,最終形成“昌碩體”,蒼勁遒韌,力透紙背。吳氏擅花卉,尤以“四君子”為多,畫面布局有“馗肩”的現(xiàn)象,即一個角低,一個角高,用筆辛辣、蒼虬,以“作篆之法”而為之。吳昌碩畫花卉喜以巨石輔之,使用的西洋紅斑斕古厚,配合其得益于金石治印的古厚樸茂的繪畫風格,給人以古樸、雅拙之感。
數(shù)據(jù)提供:藝術市場研究中心(AM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