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在小學課程中占重要的地位,小學生思維比較活躍,正處于識字的重要階段,所以,教師應該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幫助小學生提高識字量,提升學習興趣。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學好漢語的基礎。小學階段是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都逐漸增強的時期,識好字、寫好字,有利于為學生以后的閱讀和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發(fā)現(xiàn)一個豐富多彩的語言世界。就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識字寫字的方法這個問題上,筆者通過多年小學教學工作也總結了一些經驗。
一、重視情境識字,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小學屬于人發(fā)展的童年時期,對于兒童時期,教師應該做的就是使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知識,使他們置身于游戲、童話、美、音樂、幻想和創(chuàng)造的世界。在初學漢字時,教師可以以游戲的方式,引起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在游戲中體會到漢字的美和魅力。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幫助學生學習漢字,比如說可以將一些生字以卡片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以每一個不同的漢字為不同的角色,將它們互相組合,在組成獨立的詞語,然后由老師輔助學生們了解所組成詞語的音、形、義。
二、重視聯(lián)系生活,多種教學方法鞏固識字
文字和語言都來源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要鞏固學生學習過的漢字也要更多地聯(lián)系生活,讓漢字的學習滲透到生活中去。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互相溝通,共同幫助學生鞏固對漢字的學習。比如我們身邊的超市名稱、商店名稱、寵物店等各種店鋪的名稱都可以作為鞏固識字的有效工具。還有我們喝的飲料名稱等各種包裝袋上的漢字都有利于加深對學習過的漢字的記憶,也有利于漢字的實際應用。聯(lián)系生活的學習方式更容易被小學生所接受,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
三、在識字的基礎上,重視漢字的書寫美
識字和寫字對學生來說同樣重要,在識字的基礎上,寫好漢字對學生學習好漢字同樣重要。
首先在漢字的形上,要在寫字之前認真觀察好漢字的形體;其次在寫的過程中,要注意先臨摹,觀察好漢字結構;最后要寫出在寫好漢字的基礎上,寫出學生自己的風格。教師在此過程中要做好引導作用,幫助學生識字寫字,體會漢字的形體美。
通過多種識字方式的嘗試、實施有利于提高學生識字興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擺脫枯燥的教學方法,從而學習、鞏固、應用好漢字,為以后的閱讀和寫作打好基礎,為以后激發(fā)學習的語文興趣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張海棠.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策略思考[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34).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