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活動中老師和學生必然產(chǎn)生互動,只是互動的方式和互動的程度不同而已。面對幼兒教育的不斷改革,越來越多的老師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開始重視與幼兒的交流和互動,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墒窃鯓硬拍苡行У匦纬煞e極的師幼關(guān)系呢?從教學實際出發(fā),提出了加強幼兒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的有效對策,希望能夠為以后的幼兒教育提供一點啟發(fā)和建議。
關(guān)鍵詞:關(guān)注學生;師幼互動;提問
一、提高對學生的關(guān)注度
在過去,很多幼師認為只要教授幼兒知識,讓他們能夠掌握知識就可以了,卻很少關(guān)注學生的日常行為和表現(xiàn),這樣對于師幼互動和交流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幼師在進行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要提高對幼兒的關(guān)注度。舉個例子,幼師發(fā)現(xiàn)孩子圍在一個墻角觀察一堆螞蟻,有的孩子還很興奮地說:“快看,螞蟻在搬東西,螞蟻越來越多了。”這時老師可以走過去,蹲下和他們一起觀察。然后適當?shù)靥釂柡⒆樱骸盀槭裁次浵伌筌娫诎峒夷??”這時幼兒就會和幼師交流起來,有的幼兒說:“是因為他們餓了,在找東西吃?!庇械恼f:“是他們的巢穴太擠了,重新找地方住?!崩蠋熆梢詢A聽學生各種各樣的答案,然后和他們解釋說:“這是因為天要下雨了。”孩子們便會饒有興趣地想聽幼師的講解。通過這種方式,幼師與幼兒之間的交流互動增加了,而幼兒的知識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強化。
二、師幼合作,增進感情
要知道,幼師要想真正融入孩子中,與孩子進行更加深入的交流,就需要主動和幼兒一起合作,一起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增進師幼之間的感情和互動。具體來說,幼師可以在例行的課間操時間里,和學生一起玩游戲,老師做“母雞”,而孩子們做“小雞”,另一個幼師做“老鷹”,母雞為了保護小雞,便與老鷹斗智斗勇,而小雞在母雞身后也快速地移動,不讓老鷹抓住。這樣一來,幼師和幼兒通過通力合作,一同趕走了“老鷹”。通過這種師幼合作、共同游戲的方式,使得幼師和幼兒之間的交流大大增加了,他們在活動的過程中相互協(xié)作,增進感情,從而改變了幼兒眼中“嚴師”的形象,有利于促進師幼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三、提問機制在教學互動中的運用
提問可以讓孩子的思維往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同時在提問的過程中幼師與幼兒的互動也不斷增強。如何科學有效地運用提問機制呢?有的幼師認為只要在課堂上多提問就是有效運用了提問機制。其實不然,在提問時要選擇恰當?shù)臅r機和恰當?shù)膯栴},切不可什么都問,這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具體來說,老師在教“果實在哪里”這部分小知識時,可以提問:“小朋友們,你們找找看圖片中的果實藏在哪里呢了?”有的幼兒舉手回答:“老師,我看到桌子上有果實。”這時老師就可以接著繼續(xù)問:“那你知道這種果實叫什么嗎?”學生搖搖頭,那么老師就可以順勢給學生講解果實的知識,讓孩子能對果實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樣,幼師和幼兒在無形中便增強了彼此的交流和互動,改變了過去老師單一講授、孩子一味接受的情況,使幼兒教育活動的教學水平得到了提升。
總的來說,在教育活動中提高幼兒與幼師的互動需要幼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再以幼師的教導為主,而是以幼兒的成長為主,從實際的教學情況出發(fā),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征,積極關(guān)注幼兒的成長,有效地運用提問機制,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互動環(huán)境,使得幼兒在教育活動中能夠和幼師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增強師幼互動,從而提高幼兒教育的水平和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劉文婷.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的師幼互動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2]許倩倩.師幼互動中的教師情緒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