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要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尤其是小學階段,是興趣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只要充分利用這個階段,就能夠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并逐步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閱讀動機;閱讀目標;閱讀時間;閱讀素材;閱讀技巧;閱讀環(huán)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闭n外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它能夠使學生心中形成一種自然的驅動力,引導學生更好地完成閱讀目標,在閱讀中收獲成功。如何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fā):
一、轉變閱讀動機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學生總是將課外閱讀看作針對學習而進行的活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給予學生專業(yè)的指導,讓學生認識到課外閱讀的深遠價值在于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促使他們在輕松的動機中激發(fā)閱讀興趣,增強閱讀欲望。
二、設定閱讀目標
閱讀目標的設定能夠指引學生進行閱讀,激勵他們朝著目標的任務前進,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自制能力有限,這時就需要教師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況為學生設定不同的、有針對性的閱讀目標,引導他們獨立進行閱讀,拓寬學生的閱讀面。
三、保證閱讀時間
教師要加強對于課外閱讀的重視,要抽出更多的時間來保障學生的課外閱讀,比如每周選取幾節(jié)課讓學生進行專門的閱讀訓練,也可以在每節(jié)課堂中抽取幾分鐘時間進行課外閱讀,還可以利用早晨學生提前到校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晨讀等等。
四、篩選閱讀素材
對于小學生而言,書籍是他們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但是,他們對于閱讀素材的選擇存在盲目性,這就需要教師在閱讀素材的選擇上給予指導,為學生推薦積極向上、健康陽光的書籍,可以是歷史文獻,也可以是趣味故事等,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文學知識。
五、注重閱讀技巧
課外的閱讀不是盲目地看書,而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增強閱讀的效果。學生要根據(jù)不同類型的書籍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可以略讀,可以精讀,可以朗誦甚至背誦等等;對于比較淺顯的可以選擇閱讀一次,對于較難理解的也可以多次閱讀。
六、優(yōu)化閱讀環(huán)境
讀書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閱讀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對于學校而言,可以開設學校圖書館,讓學生在輕松、安靜的環(huán)境中進行閱讀,同時,還可以通過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等形式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班級中也可以自己設立圖書角,讓學生進行圖書傳閱,在學生之間形成互相分享、良性競爭的局面。
參考文獻:
徐文軍.基于兒童本位的課外閱讀指導[J].上海教育科研,2013(10).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