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寫字是必修課,從新課標中對寫字教學的要求就可以看出國家對寫字教學的重視。培養(yǎng)小學生對書法的興趣,提高寫字素養(yǎng),不僅僅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需要,更是因為在練字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享受到美的教育及藝術的熏陶,另外對學生意志品質的磨礪也至關重要。
關鍵詞:興趣;習慣;品質;素養(yǎng)
小學語文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教育學生寫好字。寫字素養(yǎng)的提高應從小學生剛入學開始就要重視和發(fā)展,要讓他們從小就養(yǎng)成喜歡寫字、認真寫字的濃厚興趣和書寫品質。學生的配套教材中都有一本習字冊,可以幫助學生從描紅開始寫字,效果比較好。但這種機械的練字法會讓學生感到比較枯燥,我們應該在單一描摹指導課的基礎上,指導學生了解漢字的間架結構、造字規(guī)律,了解名人練字的故事等知識,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寫字興趣,培養(yǎng)“規(guī)范、端正、整潔”的書寫態(tài)度,養(yǎng)成“一絲不茍、持之以恒”的寫字品質,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寫字素養(yǎng)。
一、因勢利導激趣勵志,激發(fā)學生書寫漢字的興趣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以寫好字作為自己的基本功,并以寫好字為榮。小學階段是這一基本功的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小學教師首當其沖應承擔這一責任。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就應該培養(yǎng)學生寫字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端正書寫態(tài)度,形成寫字品質,提高寫字的能力。興趣不是天生的,可以通過后天的培養(yǎng)而逐步產生,語文教師在讓學生寫字的時候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培養(yǎng)寫好字的興趣,端正寫好字的態(tài)度。同時注重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通過介紹書法家習字的故事,讓學生了解漢字的間架結構,推敲每一個筆畫的具體位置以及筆畫的走向給人們帶來的美的享受,之后教師再組織學生集體討論和評議,最后老師講解指點,進一步促使學生寫字技能的提高。例如可以列舉王羲之從小勤學苦練書法,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最終成為杰出書法家的故事;還有唐代書法家歐陽詢?yōu)榕R摹書法名家的真跡,在兩晉古碑前揣摩了三天才離開;再比如元代的趙孟頫,從小就練習書法,每日不斷,一直到臨死前還在看書寫字練習書法等勵志的故事,之后再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通過這樣的教育,即使以前對寫字沒有興趣的同學,也會受到感染,產生端正態(tài)度認真寫字的欲望。另外還可以利用楷書字帖,逐步有效提高學生的書法技能,同時也磨礪了他們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品質,對其他科目的學習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規(guī)范指導養(yǎng)成習慣,促進學生書寫漢字的質量
從古至今,很多人都酷愛書法,涌現出許多著名的書法家。從低年級開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形成一定的書寫品質,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寫字素養(yǎng)。常規(guī)性的指導可因人而異,但一般情況下首先應該從端正坐姿并正確執(zhí)筆姿勢開始,注重運筆技巧和字體的間架結構。坐姿講究“一直一正兩平”,“一直”就是身體直,“一正”就是頭要正,“兩平”就是肩要平和腿要平。執(zhí)筆的姿勢可以參照課本中的插圖,讓學生正確把握。另外還要注意眼睛離書本的距離、胸離課桌的距離,以及手離筆尖的距離。其中最重要的是執(zhí)筆姿勢和字的間架結構的把握。因此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顯得尤為重要,也是語文教學中必須濃墨重彩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比如對于一年級的寫字課可以設計這樣的教學步驟,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寫字姿勢圖解,讓學生了解坐姿和運筆姿勢,然后再用課件出示寫字兒歌,向學生強調寫字要做到“三個一”。最后讓學生現場親身體驗,互相觀察對方的寫字姿勢,相互糾正,從而養(yǎng)成正確的坐姿。在指導學生練習字的間架結構時,要引導學生觀察方塊字的形體特點,掌握獨體字、左右結構字、上下結構的字、左中右結構的字以及上中下結構的字的各部分的寫法,筆畫之間的間距要適宜,筆畫之間的舒展收縮要適宜??偠灾?,每一類字都要體現出中國漢字的形體特點,只要從小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和不斷受到美的熏陶,再加上教師的規(guī)范指導形成品質,就一定能提高學生書寫漢字的質量。
三、自我建構形成品質,不斷提高學生寫字素養(yǎng)
小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有一個自我構建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形成必須靠學生的主動性才能完成。《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也強調了這一方面,要求教師給學生的自我構建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作為教師必須能設置一種教學情境,調動起學生對書法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主動快樂地學習寫字、學習書法,并進行自我體驗,完成對書法技能的自我構建過程,從而獲得寫字的有關知識,提高自己的技能。以臨帖為例,在寫之前要先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和揣摩,對要臨寫的字和段落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之后再動筆臨寫。第一遍寫完之后要和帖子上的字進行對照,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看看哪一筆出了問題,敗筆敗在哪里,如何糾正就會顯得很完美,再寫第二遍。就這樣反反復復的練習,練習多了,一看到一個字,學生就知道了該怎么寫,哪一筆應放在什么位置了。日積月累,“功夫不負有心人”,寫字技能一定會突飛猛進。再比如,上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用投影儀將不同學生寫的同一個字投影在大屏幕上,讓學生進行對比觀察:這個字好看不好看,怎么寫才好看,誰的字好看,好看在哪里。比較見優(yōu)劣,比較出真知,這樣學生就能體驗到寫字的訣竅。當然在列舉字例時,為了讓學生全面掌握各種字形的寫法,不妨把幾類字都列舉出來,讓學生悟出各種字的寫法和技巧。學生有了體驗,就會產生練字的積極性,從而把字寫得端正美觀,自我要求也較高,逐漸形成良好的寫字習慣,不斷提高寫字素養(yǎng)。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币岣咝W生的寫字素養(yǎng),就必須從低年級抓起。首先要從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開始,用不同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寫字熱情。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寫字的要領,因材施教,以不同的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價,逐步形成書寫品質。在鼓勵學生寫好字、傳承中華文化的同時磨礪學生的意志力,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郭蘭.淺議教師在寫字教學中的作用[J].小學語文教學,2012(11).
[2]白寒枝.談中國書法藝術在現代標志設計中的運用[J].才智,2013(3).
[3]張建琴.在翰海遨游:培養(yǎng)小學生寫字的興趣[J].文教資料,2013(16).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