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踐發(fā)現(xiàn),要想使孩子真正學好英語,用好英語,不是件簡單的事情。語言教學離不開生活,語言的交流活動離不開語言情境。任何形式的、有意義的語言交流,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的。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情境既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又是語言學習的途徑。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情境,能更好地組織思維,理解具體情境中所傳遞的信息和語言材料,觸景生情,激發(fā)表達思想的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語境;興趣
語言教學離不開生活,語言的交流活動離不開語言情境。任何形式的、有意義的語言交流,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的。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情境既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又是語言學習的途徑。丹麥語言學家斯帕森曾說過:“教學外語的首要條件看來是要盡可能地讓學生接觸外語,使用外語,學外語像游泳一樣,學生必須潛在水中,而不是偶然沾沾水,學生頭浸泡在水里,才感到自由自在。這樣他們才能夠像一個熟練的游泳者那樣樂在其中。”可見,外語教學最有害的缺點是講得太多,練得太少,試圖以教代學,結果是學生什么也學不到。為了避免學生機械地說英語、用英語,促進學生進行真實的語言交際,作為教師,必須將教材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找準教材與生活的切入點,用教材體驗生活,用生活豐富教材,使英語教學更精彩。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只有在真實的言語情境或模擬情境中才能更好地組織思維,理解具體情境中所傳遞的信息和語言材料,激發(fā)表達思想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設法創(chuàng)設情境是十分必要的。
一、真實自然,貼近生活
學生通常喜歡談論與自己有關的事。因此,教師設計活動所選擇的場景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如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創(chuàng)設“無聲”的學習情境。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造。要培養(yǎng)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在教學形容詞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邊做動作邊說long,short等詞,甚至可以做夸張的動作或用夸張的語調朗讀這些詞,這樣孩子們特別喜歡。如:“big”兩手張開畫個大圈,“small”用兩手指做個特別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個弱不禁風的動作。學完單詞后,老師做出動作,學生就會說出這個單詞。在做動作的同時,還可以配上夸張的表情等,盡可能地用形體語言來表示,這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師可讓學生用I like red.I like my green T-shirt.等句型談論各自喜歡的顏色、服裝、學習用品等;教表示食品、飲料、運動的詞匯時,教師可拿來實物或模型,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用這些實物進行S1:I like apple juice.What do you like?S2:I like cola.等對話,互相了解各自的喜好;教物主代詞及詢問物主的句型時,教師準備一個大袋子,讓大家把自己的一件物品放入袋子,然后讓學生尋找物品的主人,用Whose book is this?It’s my book.等句子來認領物品;教電話用語時,教師拿來實物電話,讓學生用This is Tom.I want...等練習打電話及電話用語。
當學生在這種模擬真實環(huán)境的活動中感到他們能運用學到的語言去做事時,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自覺性和自信心也就大大增強了。
二、形式多變,活潑有趣
小學生學習的動機來自興趣。愛因斯坦說過:“只要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起來,那么學校規(guī)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币虼?,教師在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交際時,需要考慮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根據(jù)小學生愛玩、好動、好勝心強的特點,教師可設計許多生動活潑的游戲來完成學習任務。音樂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剛上課時,學生還沒有完全進入上課學習的情境,思維尚處于沉睡狀態(tài)。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全班跟唱一首英文歌,或替換歌詞唱,或讓學生欣賞兩首兒歌,營造一種英語學習的氛圍,把學生帶到英語王國中去,這些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動口、動腦能力。擊鼓傳花、猜謎等活動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用“藏物猜地點”的游戲教句型Where is it?/Where are they?用“蒙眼摸物”的游戲教What’s this?/What’s that?等句型,達到了學以致用和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
興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與滋潤。英語是一門交際性語言,我們應該教會學生把英語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進行交流。要讓學生會說、敢說、多說、常說,養(yǎng)成愛說英語的好習慣,在英語課堂上滲透情境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好奇心和充分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達到主動學英語、自然說英語的目的。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仿佛置身于英語世界的感覺。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積極地參與學習,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加深了語言信息輸入,產(chǎn)生語言內化,做到了學以致用,從而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讓語境真正變成語言學習的搖籃。
參考文獻:
劉道義.小學英語教學特點與小學英語課面臨的挑戰(zhàn).教育實踐與研究,2001(7).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