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知識的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小學數學則是學生接觸數學知識的入門階段,為了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應該重視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課堂是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主要陣地,結合有效的教學策略,使課堂教學形式更加靈活多樣化,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學習興趣;生活情境;效率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引發(fā)人們探尋知識奧秘的主要動力,有了興趣才能專心致志地進行學習,才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但由于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需求,一味進行填鴨式教學,使得學生只能死記硬背,學不知味。尤其是小學生,正處于愛玩好動的階段,課堂沉悶的學習氛圍和單一的教學形式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熱情,因此,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可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數學的學習興趣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習興趣的激發(fā)策略
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研究的熱點話題,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各種教學模式不斷涌現,其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使教學空間化、立體化和形象化,為學生構建數學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積極地投入數學學習當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這一知識的時候,就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來進行知識的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商家、扮演顧客,將課堂上的書、本、筆、橡皮等學習用品標注上單價,顧客要從商家手中買走特定的物品,并用教師事先用紙卡做好的人民幣進行交易,交易的過程中會存在找零錢的問題,這樣學生在特定情境中不僅認識了人民幣,同時也復習了加減運算。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讓學生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開展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我們在開展數學教學的時候不應該用單一、呆板的課堂教學禁錮孩子的天性,而是要利用小學生這一特點,結合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游戲是學生較為熱愛的活動,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孩子的天性能夠得到充分釋放,放松孩子的身心,使孩子感受到快樂。所以,我們就要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將游戲與教學相結合,通過游戲來開展教學,這樣可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例如,在進行口算練習的時候,為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開火車的小游戲。首先,教師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現一列小火車,一共有8節(jié)車廂,每個車廂都有不同數量的乘客,在列車行駛的過程中會有上車下車的乘客。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問:1號車廂有5人,上車2人,還有多少人?(5+2=7);2號車廂有7人,下車4人,還有多少人?(7-4=3)等等。通過開展游戲教學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還有效地提高了口算練習的效率。
總之,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了學生在日后的數學學習道路上能夠走得更加順利,在小學就要打好基礎,有了興趣才能堅持不懈地學習,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數學知識探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李桂榮.也談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考試周刊,2011(46):197.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