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對認識事物具有一定的直觀性,形象思維占據(jù)主導(dǎo)地位,認識事物是從表面開始的,主要靠形象思維和形象記憶來學習。而簡筆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廣泛應(yīng)用,對小學生的學習起著非常大的幫助作用。因此,就對簡筆畫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的應(yīng)用作了簡要分析,希望對我國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簡筆畫;作用;興趣
簡筆畫是一種使用極少的線條勾畫出直觀、明了的事物,簡筆畫可以促進小學生形象思維的記憶,特別是對低年級小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最后深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記憶。
一、簡筆畫使課堂具體化
由于小學生的思維水平限制,使學生對事物的認知程度只停留在表面上,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非常薄弱。所以,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講解中,運用簡筆畫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化,幫助小學生理解課堂知識。例如,《絕句》是我國古代“詩圣”杜甫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詩。整篇詩詞色彩明快,意境廣闊。我所遵循的是整體性原則教學方式,層次逐漸由淺入深,步步接近詩人所要表達的意境。通過引導(dǎo)學生抓詩中表現(xiàn)色彩的詞語,如“白”“翠”“黃”“青”等,融入語言訓練,展開畫面,能夠使學生體會到畫面的色彩斑斕、絢麗多姿,春天的明媚景色。在指導(dǎo)學生領(lǐng)會關(guān)鍵字詞的教學手法上,我用簡筆畫出窗框讓學生直觀感受“含”字的意義,既能幫助他們深入理解句子,又能使學生在大腦的潛意識中領(lǐng)悟到景物描述的生動性,讓學生深刻領(lǐng)悟到“含”字的妙處,突破教學瓶頸。
二、簡筆畫使問題簡單化
小學生對視覺藝術(shù)形象非常敏感,教師利用簡筆畫將復(fù)雜難懂的文字轉(zhuǎn)換成直觀明了的圖畫會有益于學生的理解與記憶。比如,在學習《詠柳》這篇文章時,可以利用簡筆畫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柳樹的特征是柳條倒掛、主干扭曲,首先讓學生準備好紙、鉛筆、橡皮;之后勾畫出柳樹的主干形狀,樹干要畫得比較細,然后將柳樹的根部顯現(xiàn)出來,再畫上地面;最后在樹梢的部位畫上倒垂的柳葉,隨風輕輕拂動,一副簡筆畫就畫好了。
通過簡筆畫加強了教學的形象性,突出了教學重點,鍛煉了小學生的想象能力,幫助小學生深刻地理解和鞏固課文內(nèi)容,掌握所學知識。因此,教師只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用不同的圖畫來感染學生,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使學生融入美麗的彩色世界里,則教師的教學課堂會非常精彩,教學成果會非常顯著。
參考文獻:
許榮.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簡筆畫的應(yīng)用[J].科技研究,2013(4):102-103.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