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匯是漢語言中最小的音義結合并能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也是構成語言的基本單位,詞匯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所在地區(qū)小學為例,就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詞匯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教學策略作簡單分析,以期對今后的教學工作有所裨益。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方法分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讓學生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常用詞匯,是語文教學最基本的教學目標之一?!霸~匯反映著語言發(fā)展的狀態(tài),詞匯越豐富、越紛繁,那么語言也就越豐富越發(fā)展?!蓖瑯拥牡览恚瑢W生掌握語文詞匯的多少直接影響著他們閱讀能力、寫作水平的高低。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詞匯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提高語文詞匯的教學效果成了當下最為重要的事情之一。近年來,很多人在語文詞匯教學方面有研究,也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從詞語教學這一角度出發(fā),分析小學語文詞匯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教學方法。
一、詞匯教學現(xiàn)狀調查分析
通過對本校及兄弟學校的采訪調查,對本地區(qū)小學詞匯教學現(xiàn)狀有了一個初步了解。
1.在教學詞匯過程中,缺乏對詞匯教學目標的理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詞匯教學的目標,即結合上下文和實際生活去了解詞匯的本義及隱含義;同時也應該能夠辨別詞匯的感情色彩。然而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都不能夠明確詞匯教學的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簡單介紹了詞匯意義,但是也只是孤立地進行詞匯的解釋,然后讓學生把意思背下來。如此理解的詞匯義是固定的、靜止的,不能活學活用的死詞。
2.詞匯教學過程中,忽視了教學順序及重點
小學詞匯教學應該是低年級側重生字和一些比較陌生的詞匯,通過讀懂詞匯來加深生字的字義,通過現(xiàn)解詞語來理解句子;而到了中年級則是側重于詞語的意義理解,通過詞語意義的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高年級,則側重于對詞匯深層次的理解,內蘊的理解。然而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我們很多教師在教學詞匯過程中,沒有按照由低年級到高年級循序漸進的教學規(guī)律來進行詞匯教學。老師們往往是較為隨意地對待詞匯學習。只是延用“會讀—會寫”這種沒有側重、機械的教學模式,顯然不能引起學生學習詞匯的積極性。
3.詞匯教學過程中,缺少對詞匯的深層次挖掘
小學詞匯雖然不多不深,但有很多涉及的基本詞匯都可以拓展出很多文化意蘊,每一個詞匯就是一部很豐富的中國文化史、或是一首古詩、也可能是一幅山水畫,教師只有挖掘詞匯深層的意義,才可能揭示它所蘊含的文化現(xiàn)象??墒怯捎谖覀兘處熢谠~匯教學上固有思維的影響,不能很好地在詞匯教學方面進行深挖細究,只是讓學生通過查字典等方式進行理解,這樣學生只能是對字面意思的淺層次理解,不能懂得詞語蘊含的深義。
二、詞匯教學的方法分析
1.理解小學詞匯教學的目標,對詞匯教學有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
詞匯教學的目標和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目標應該是一致的,主要應該是提高學生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理解是消化吸收的關鍵,只有學生理解了,才可能順利理解全文,運用詞匯表達的時候也會更加順暢,更加成功。因此,詞語教學的要求就是要使學生深刻理解詞義,達到自覺地運用,還要豐富學生的詞語數(shù)量,達到運用自如。
2.在“趣”字上做文章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詞匯教學也可以做到妙趣橫生,快樂無限,讓小學生樂于接受,在動作表演中,在玩玩樂樂中品味詞匯的無窮魅力,同時也可以很好地理解詞語的意義。
3.詞匯教學要追求“內蘊”
我國文字蘊含著厚重的華夏文化。它通過象形來表意,經過長時間演變發(fā)展到今天,漢字的形體雖然簡化了,但是它所肩負的漢文化依舊沒有消逝。所以我們在講解詞匯時,應該拓展詞匯的引申義,讓學生理解詞匯基本義的同時,也可以更多地感受漢語詞匯中所蘊含的博大漢文化。如在教學“休”“本”“刃”等字時,我們可以將這些字用象形或是指事等造字法進行還原,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到漢字的發(fā)明、發(fā)展過程以及它承載的中華民族的文化思維。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詞匯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只有搞好詞匯教學,讓學生準確理解詞匯,大量積淀詞匯,才可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更好地進行寫作。總之,詞匯是語文教學的關鍵,沒有扎實的詞匯積累,就不可能成就一個好的語文學習者,更不可能培養(yǎng)出漢語言運用的佼佼者。
參考文獻:
[1]林碧鶴.讓詞語教學情趣盎然[J].語文教學通訊,2009(3).
[2]姜利波.詞語教學初探[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3]許曉彬.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學語文詞匯教學研究[D].南津師范大學,2004(12).
[4]畢靜.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詞匯教學的思考[J].語文學刊,2010(10).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