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闡述了點燃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之方法和意義,詮釋了充分拓展思維、想象詩人境況的價值。
關(guān)鍵詞:學習興趣;思維拓展;想象;讀書
一、讓學生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沒有學習的熱情,難有學習效率。熱情是動力所在,是推動學習的巨手。我們都有這樣的印象:一個小孩子在地上能夠趴上幾個小時的時間,就是因為他對地上的螞蟻發(fā)生興趣,反之,如果你讓他老老實實坐在那里,哪怕是十幾分鐘,也是不可能的。究其原因,就是興趣在起作用。要使學生主動學習語文、喜歡語文,自發(fā)地研究語文,首先要從學習目的上進行啟發(fā),這是最基本的,可以說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捷徑。教育是個長期的工夫,在長期的浸潤當中、在堅持不懈、潛移默化的滲透中達到。在信息發(fā)達的社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要與時俱進,要強調(diào)知識的價值,要讓學生認識到語文的特性,文學就是人學,在人類精神生活中起著不可代替的巨大作用。語文傳承著人類的文明,充實著人的精神生活,無論一個人從事什么工作,無論他什么年齡,語文知識都是現(xiàn)在和將來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唐詩宋詞聞名世界,婦孺皆知,光輝燦爛,其語言極具特色,千百年來傳唱不衰,這些都是語文知識的一部分內(nèi)容;諸子百家、四書五經(jīng)、儒道釋法的思想博大精深,照耀千古,沒有語文知識,這些都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博覽群書,我們的精神生活才會光輝燦爛,才能夠豐富多彩,否則將會干癟空虛,必然枯燥無味。學生明確了學習語文的目的,認識到語文的價值,就能主動、自覺地學習語文,還能夠擁有一生對語文文化的執(zhí)著追求。
二、充分拓展思維,想象詩人的境況
詩歌對學生來說,是非常優(yōu)秀的學習內(nèi)容,下面略作例舉。
1.品讀詩句,入境悟情
賞析寫景的一、二句: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先要求對詩文能夠朗朗上口,之后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即興描述,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李白,提示:惟其如此,才能夠深入作者的內(nèi)心,才能夠真徹地感受大詩人李白的思想感情。
2.要求學生標出描寫景物的詞匯:眾鳥、孤云。通過神態(tài)、肢體語言表達出高飛、飛盡、獨去、閑的境況。
3.指名根據(jù)想象畫出景物。能用彩色畫筆更佳,不要求最好,要求與眾不同,只要能夠表達作者的心境即可。
4.“眾鳥飛”“孤云去”的自然景象中,是怎樣的孤獨?表達了什么情感?你們從中體會到什么?我們平日有沒有這樣的情況?有沒有這樣的體驗?
分析:李白為什么會由此生出孤獨之感?學生苦苦思索,教師見機行事,介紹詩人創(chuàng)作背景,激勵大家學習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李白在詩中有一個朋友,是誰?(生:敬亭山)李白把敬亭山看成了知己,假如“知己”敬亭山和李白能夠進行交流,我們想一想,李白的心情如何?他們兩個可能會交談些什么呢?
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他們在學校得到教師的幫助和啟發(fā),積累人生經(jīng)驗,認識生活,提高語言智慧,拓展思維,這是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