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經(jīng)常把剛?cè)雽W的孩子比作嘰嘰喳喳的小鳥,每個小學生都張著一張小嘴說著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話題。有的教師可能比較厭煩這樣的課堂氣氛:這樣怎么能上得了課?怎么能讓學生靜心地去學習?
學生在講話,說明這個孩子思想活躍、有見識,而且在孩子和別的同學交流或爭論的過程中,他也會在別人的話里接收到一些知識,會試著理解別人的思想,會在自己已經(jīng)形成的意識上融合別人的看法,這對小學生對于周圍環(huán)境的認知是很重要的。
舉個例子來說,我在課堂上正在激情洋溢地講著一篇課文,有幾個調(diào)皮的學生卻在下面說悄悄話,我不由得怒火中燒,把他們幾個叫起來狠狠地批評了一頓,罰他們站到教室后面聽課。這樣一來,效果明顯,課堂紀律立刻好轉(zhuǎn),所有學生都正襟危坐、集中精力地聽課了??墒沁@樣的事情發(fā)生了幾次后,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嚴重的問題:課堂氣氛變得凝重了。我在講臺上賣力地說,底下一片寂靜,我拋出一個問題,沒人愿意站起來回答,我和學生原有的那種活躍的交流不見了。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學生認為教師在課堂上懲罰了說話的人,這是在暗示說話或者發(fā)言是不好的行為。那么怎樣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言,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呢?
首先,教師要正確定位學生上課說話的行為,不要一味指責,因為他們可能認為自己說的話很有用處。教師應該在平時的課堂上多肯定學生的發(fā)言,不論學生的發(fā)言是否與所講的內(nèi)容相符合。如果符合課堂內(nèi)容,教師可以給予口頭獎勵,如果不符合課堂內(nèi)容,教師也要耐心地解釋,并把學生的思路引導到課堂上。
其次,教師的授課方式要以學生為主,把學生帶到主動學習的思想上,在上課前教給學生預習課堂內(nèi)容,在上課后不要滔滔不絕地講課,讓學生連插嘴提問的機會都沒有,這樣的課堂是灌輸式的,不是交流式的。我們要做的是讓學生講起來,說出自己的想法,說出自己解決問題的對策和思路。
再次,教師的教學方式應該多種多樣,盡量摒棄以往所用的單向傾注的方式,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動起來,加入視聽效果,加入課堂游戲,讓學生在上課的同時運用自己的動手動腦能力,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解放了學生的思想,比起死記硬背的學習效果要好得多。
參考文獻:
陸林海.讓課堂更精彩[J].教學月刊:小學版,2005(9).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