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它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然而我發(fā)現(xiàn)低年級多數(shù)學生對識字不感興趣,只把識字當成一項作業(yè),老師布置多少做多少,識字缺乏主動性。為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主動識字,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注重拓展識字途徑,教給孩子識字方法,培養(yǎng)識字能力,主要嘗試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字謎識字法
孩子們都喜歡猜謎語,在生字的識記中引入謎語,會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如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我說出一個字謎:“一口咬掉牛尾巴”,讓學生猜,學生猜出是“告”字后,十分驚喜,隨后我又說了幾個字謎:“地里沒有土,池中沒有水。(也);說它小,下邊大,說它大,上邊小。(尖)”孩子們學得興趣盎然,我趁熱打鐵寫出這節(jié)課的生字讓學生編,很多學生編出了字謎,整節(jié)課學得極為輕松。運用以上方法既讓學生記住了生字,又鍛煉了他們說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識字效果。
二、兒歌識字法
兒歌通俗易懂,生動有趣,記住便永久難忘。如教學以“青”為
部首的字,讓學生先寫出這類字:“清、晴、請、精、睛、情、蜻”,然后師生共同編兒歌:“青”字加“水”水清清;“青”字加“日”天氣晴;“青”字加“言”請客人;“青”字加米捉妖精;“青”字加“蟲”蜻蜓飛;“青”字加“目”眼睛亮;“青”字加心有情況。如此一編,易學易記,妙趣橫生,可以提高學生識字、辨字、記字的能力。
三、肢體語言識字法
我在教學中常用自己的身體、手勢為學生展示字形、字義。學生不僅喜歡看我的表演,而且記憶深刻。如用手搭在眼睛上學習“看”字,再如教學“辦”字時,讓孩子們把左右兩點想象成兩只手,然后我兩手一攤說道:“沒辦法?!焙⒆觽兗娂娔7拢苋菀拙陀涀×诉@個字。
四、生活識字法
學生生活在多彩的世界中,漢字隨處可見,我注重引導、鼓勵學生自主地到課外識字。如大街上的招牌、廣告;物品包裝袋;家庭中的電視、電腦;學生自己喜歡的讀物等,都是學生識字的教材,讓他們把生活中認識的字收集起來,定期在班里開展“識字大王”比賽,把“識字袋”拿到班里展示,獲勝者給予一定獎勵。學生從比賽中獲得樂趣,以后會更主動地識字。
小小漢字,奧妙無窮,其樂無窮。我們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精心引導,堅持不懈,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識字,使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參考文獻:
黃小梅.對識字教學的幾點反思[J].考試周刊,2009(6).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