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了加拿大浸入式教學法在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結合國內英語教學現(xiàn)狀,旨在借鑒浸入式教學法,探討如何提高國內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拓寬詞匯教學的廣度和深度,提升英語語言的應用水平。
關鍵詞:浸入式;教學法;詞匯教學;英語
當前,我們國家的官方語言為漢語。同時,為了與國際接軌,現(xiàn)在各大中小學均開展了英語教學。但是,由于學習外語的時間起步較晚,而且只是在近幾年才在小學低年級段開展了英語教學。
所以國內英語教學,特別是詞匯教學一直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探究國外的浸入式教學法。
一、加拿大浸入式教學引領第二語言教學的變革
加拿大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移民國家。語言在加拿大一直是一個敏感的社會和政治問題。在復雜的多語種背景下,官方語言英語和法語的學習在學校教學中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法語區(qū)開創(chuàng)了一種全新的第二語言教學模式——浸入式教學法(Immersion),被稱為“第二語言學習和教學發(fā)展中的一次革命”。
浸入式是指用第二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的教學模式。即兒童在校(園)的全部或一半時間內,被“浸泡”在第二語言環(huán)境中,教師只用第二語言面對學生,不但用第二語言教授第二語言,而且用第二語言講授部分學科課程。第二語言在教學中不僅是教學內容,也是教學媒介。浸入式教學突破了傳統(tǒng)外語教學的孤立性,與其他學科知識教學相結合,不僅拓寬了外語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也使外語教學真正達到學用結合,提高了外語教學的有效性。
二、中國外語教學現(xiàn)狀
英語是國際社會的通用語言。隨著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的不斷深入,我國英語學習的熱潮不斷迭起,且逐漸呈低齡化趨勢。我國外語教學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就是如何提高外語教學的有效性。
三、浸入式教學對詞匯教學的意義
詞匯是語言的基礎。正如詞匯之于語言的意義,詞匯教學在我國外語教學中一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師和學生往往在詞匯教學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抄寫、背誦、聽寫等練習??菰锏脑~匯記憶不僅耗時耗力,更打擊了學生對外語學習的興趣,從
而望而生畏、裹足不前。
如何攻克詞匯教學的難關?浸入式教學的實踐證明了學習外語需要語言產生的“土壤”,而外語詞匯的學習亦離不開“土壤”的供給。浸入式的教學原理不是“立竿見影”,而是“水到渠成”。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相比,浸入式更重視激發(fā)學生的潛意識,充分利用暗示手段,使學生在放松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接受語言信息、潛移默化地習得語言知識。當潛意識的累計達到一定的程度,便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從量到質的飛躍。
四、培植浸入式詞匯學習的“土壤”
英語教師由于漢語語言的大環(huán)境無法提供英語學習者可以浸入的“土壤”,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學資源、巧妙設計多樣化的教學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有助于其英語詞匯學習能夠“浸入”的肥沃“土壤”。
1.自然拼讀法
學生學習外語詞匯往往是從音到義。利用自然拼讀法的語音優(yōu)勢,學生可以輕松地攻克陌生詞匯的讀音障礙,再輔以視頻或圖片的情景再現(xiàn),詞匯的意義也就不言而喻了。
2.圖示直觀法
對于學生來說,具體形象的東西比抽象的東西更容易記憶。在外語詞匯教學中,教師除了應盡可能多地利用實物、圖片、動作等直觀方法教學,也應注意創(chuàng)設真實的外語環(huán)境。教師可從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周邊詞匯出發(fā),有意識地進行外語詞匯的滲透,讓學生能浸入在可運用的外語詞匯環(huán)境中,在不知不覺中習得這些日常外語詞匯。此外,一些抽象的外語詞匯也可通過圖示更直觀地被學生所接受。學生通過直觀的圖片認識這一類詞匯,當累積到一定數(shù)量時,學生的腦海中便出現(xiàn)了對形容詞最高級變化的一個模糊概念。此時,教師再加以引導,總結規(guī)律。學生依靠自身相關詞匯的累積,再以規(guī)則相輔助,便實現(xiàn)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3.體驗實踐法
在加拿大,學生的學習通常都離不開活動。教師可能只花10分鐘的時間講解知識,卻留給學生兩節(jié)課(80分鐘)的時間去動手體驗。實踐的過程即學習的過程。加拿大幼兒園的法語沉浸式班級中正在學習法語數(shù)量詞,他們的學習地點不是教室,而是走廊。教師將紙飛機擲出,然后示范學生跨步去撿回飛機,并在此過程中用法語清晰地數(shù)出步數(shù),記錄誰擲得最遠。
4.閱讀拓展法
書籍是人類最好的老師,拓展詞匯最高效的途徑亦是閱讀。
在加拿大,學生在校時間只有6.5個小時,但在這6.5小時中,教師至少會留出半小時給學生進行閱讀。閱讀的形式多樣,也許是去圖書館席地而坐靜靜地閱讀,也許是在教室里和同桌一起閱讀討論,也許是到低年級的教室進行閱讀。國內缺乏的不只是豐富的英語原版書籍,更缺乏對學生閱讀意識的重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和閱讀能力的發(fā)展。
5.課程綜合法
國內的英語教學更多的是為教而教,學生為學而學。當學生一旦走出英語課堂,其英語便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壤”,進而失去其存在的價值,進入遺忘進程。國外的浸入式教學之所以成功,便是因為其外語學習一直扎根在外語環(huán)境的“土壤”中,與其他課程緊密結合。在連續(xù)、反復的運用中,即使詞匯再偏再難,學生也不會遺忘。因此,教師應盡可能將英語教學與其他課程內容相
結合。
加拿大浸入式教學的成功,為我國英語教學提供了可靠的借鑒。教師應重視學習浸入式教學的先進理念,針對中國國情有選擇地學習借鑒、大膽地改革創(chuàng)新,提高我國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強海燕,趙琳.加拿大第二語言沉浸式教學及其在我國的借鑒[J].比較教育研究,2000(4).
[2]劉春花.大學“英語浸入式教學”探析[J].當代教育論壇,2005(8).
[3]毛偉賓.浸入式雙語教學及對我國外語教學的啟示[J].濟南教育學院學報,2002(4).
[4]翁燕珩.淺析浸沒型雙語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8(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