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已經(jīng)深入每一個老師和學生的心中,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得到明顯的提升,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也減輕了,學生的自主時間和空間多了。因此,每一個英語老師為了適應新時期、新時代的需求,應該及時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用啟發(fā)式的教育教學方法替代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育教學方法,積極構建英語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已經(jīng)成為教師研究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主體性;活動載體;詞匯教學
本人一直從事初中的英語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深刻認識到不進行課程改革絕對不行,要認識到進行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通過這幾年的英語教學經(jīng)驗,筆者認為要打造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高效課堂應具備的條件
1.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力度要高
在實現(xiàn)教學任務的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師要大膽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從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來看,我們打造的英語高效課堂就是學生的課堂,是學生主動思考的課堂,是學生積極探究的課堂,是全體師生積極互動的英語課堂,是學生與學生之間主動互動的英語課堂。
2.教師能夠依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
因為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吻合,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目標作出適時調(diào)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使其更好地體現(xiàn)教學目標的適切性。
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是英語課堂的主人,英語教師要把課堂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開展雙邊的教學互動活動,組織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形成學習能力。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遇到困難,教師不能直接告訴學生解決問題的答案,而應喚醒學生內(nèi)在的克服困難的潛能,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戰(zhàn)勝困難。
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給他們一個自由發(fā)展的空間、這樣既免去學生舉手回答問題的壓抑與束縛感,又充分強調(diào)了學生模仿語言,實踐語言的特點,確立了學生實踐、運用語言的主體地位。如教學“Save our planet”時,讓學生自己去討論我們還有什么破壞環(huán)境的事,我們應該怎樣去做?在學生討論時,教師深入到每個組,一方面聆聽學生的討論;另一方面在他們交流有困難時加以啟發(fā)和引導。
三、以活動為載體構建高效英語校園
1.裝飾教室
發(fā)動各班學生用英語布置教室,大家一起動手創(chuàng)造英語環(huán)境。做到處處有英語,這樣才會心中有英語。久而久之養(yǎng)成學習英語的好習慣,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2.節(jié)日環(huán)境
學習英語還應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風土人情等文化背景知識。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介紹異國風情,既滿足了小學生的好奇心,又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還可培養(yǎng)和提高運用英語的交際能力。在圣誕節(jié)“Merry Christmas”、萬圣節(jié) “Happy Halloween”、兒童節(jié) “Happy Children’s Day”用標語的形式寫出來,并在英語廣播中介紹各個節(jié)日的背景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3.各具特色的興趣小組活動
每個年級段都設有一個英語興趣小組,一名專職英語老師負責安排每周活動,每周活動兩次,配有專門的教室及課桌,學生四五個一組,選舉一名組長負責報告。興趣小組活動以唱兒歌、演對話為主,以簡單會話交際為主,以訓練句型和會講幾個故事為主,以英語寫作為主,教師給予一個話題,或是學生進行小組采訪,把所想的話寫下來,提高學生的思維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重視詞匯教學,提升教學質(zhì)量
長年在農(nóng)村學校從事英語教學工作的老師都知道,有很大一部分小學生在上初中之前直接接觸過英語的很少,即便是有些學校開設了英語課,一周也只上一、兩節(jié)課,這樣大部分農(nóng)村小學畢業(yè)生,英語基礎幾乎為零,對英語的概念比較模糊,當然隨著初中課程知識的增多,學生就感到英語學習的壓力。甚至有的學生到了讀背單詞都很難的地步,久而久之,大部分初中老師都覺得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難題之一。
眾所周知,英語作為一種國際化的語言,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得到廣泛使用,已經(jīng)成為一種公認的、國際化的語言,英語教學也成為各國教學的重點。作為一名現(xiàn)代的英語教師,我們要不斷反思教學行為,從而真正持久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郭紹青.信息技術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07.
[2]梅劍峰.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踐探索.小學教學研究,2003(4).
[3]尚進.計算機與英語教學整合的實踐操作.小學教學研究,2003(5).
[4]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術的新高地[J].中國電化教育,2001.
[5]何克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