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教育系統(tǒng)是由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個方面整體配合的教育。小學是孩子教育階段的基礎階段,而當下的小學教育中,“三結合”教育工作進行得不徹底,社會、學校與家庭三方面的配合有諸多失誤與脫節(jié),在此與各位分享一下如何開展好“三結合”教育。
關鍵詞: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
縱觀近些年小學教育改革,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與可喜的成
績,教學條件與教學內容上都發(fā)生了很大改變,但是回顧教學失誤,不難看出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之間配合的不默契,社會教育在小學中的教育也不夠明顯??偠灾?,小學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之間的配合有所缺漏,需要三方共同努力,更好地開展“三結合”教育。
一、“三結合”教育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學校教育方面,小學教師缺乏積極與家長溝通的意識,家長會為了應付學校而草草了事,有些教師少開家長會甚至不開家長會,沒有做到真正與家長交流學生情況。其次,家長在“三結合”教育中也占據著重要地位,而現今家長忙于賺錢養(yǎng)家,對學生疏于管理,家長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物質需求上,沒有與學校和學生溝通交流。對于自制力差、沒有價值判斷的小學生,缺乏管教只能換來學習成績的退步與行為惡習的養(yǎng)成。有些家長過分溺愛孩子,一味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對學生素質發(fā)展極為不利。還有一些家庭由于單親或者離異原因使孩子缺乏家庭溫暖,家庭不完整使學生不愿在學校提起家庭,自然缺乏聯(lián)系與溝通。
二、“三結合”教育的內容
1.德育為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7~12歲孩子的世界觀認識模糊,需要成年人加以引導,對于小學生教育,在教育內容上,學校應與家庭統(tǒng)一步調,以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工作為教育重點。在學校,教師應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以素質教育課程與文明訓練活動為教育載體搞德育工作。在家庭方面,家長應從細微處出發(fā),培養(yǎng)孩子運用文明用語的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平時與人相處和待人接物時應教育孩子注意文明。家校雙方在德育過程中應及時溝通,互相配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2.知識教育與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
對學生的教育內容方面,知識教育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家長對學生學習方面重視程度較高,因此更應該使學校與家庭配合,做好學生學習工作的開展。家長應該積極配合學校教育活動,在家庭中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根據需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課外輔導。在關注學習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家長可以在孩子學習任務完成之后帶其進行體育活動,并教導學生勞逸結合地學習。
三、“三結合”教育的策略
1.進行教師家訪與家長校訪,組織家長參與學?;顒?/p>
建立健全的家訪、家長會制度,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以便及時發(fā)現學生在校外的不良情況。學校要求班主任對每位學生至少每學期進行一次家訪,與家長溝通學生情況;每月度定期組織家長會,表揚優(yōu)秀學生與優(yōu)秀家長,并安排家長介紹教育經驗;定期邀請家長參加學校集體活動,例如運動會、歌手大賽等活動,在活動中,家長能夠全面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以及孩子的排名位置,便于今后為孩子制訂教育目標。
2.設立網絡家長信箱,保持書面與電話聯(lián)系
通過現代化技術進行溝通,利用網絡為家長與學校聯(lián)系提供便利條件。教師可以建立群組網聊,與家長進行及時溝通,建立網絡學生平臺,將學生校內表現上傳網上供家長閱覽,家長也可以將學生的家庭表現進行上傳。也可以建立家長通訊簿,用電話聯(lián)系的方式主動與家長溝通學生的情況。
3.向家長推薦教育理論類書籍
向家長推薦教育書籍,讓家長普及教育方法與教育藝術,避免家庭教育中的無重點與盲目性。可以為家長訂閱《家長必讀》或免費刻制教育講座的視頻光盤,或定期組織家長進行教育方法的普及。初等學校還可以在校內設置教育咨詢處,幫助有教育問題的家長解決問題。
4.充分調動社會力量,達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積極組織社會優(yōu)秀成功人士、退休老干部、黨員來校為學生開展講座,對他們進行素質教育。邀請消防戰(zhàn)士或警察來校進行火災或法制教育,教會學生逃生技能。學校應與社會結合,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針對具體情況與學生特點,學校應主動聯(lián)系家長,協(xié)調社會,形成三角協(xié)作關系,共享教育資源,優(yōu)勢互補,更好地開展“三結合”教育。
小學是教育階段的基礎時期,在這一階段,學生在成年人的引導與培養(yǎng)下端正行為習慣,為以后的發(fā)展打下基礎。因此,在學生的教育工作中,小學教師應與家長和諧溝通,及時了解學生家庭動向與行為習慣,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素質。與社會溝通,及時了解社會需求,把“三結合”教育落到實處,找好落腳點,理論結合實際,進一步構建和完善新的教育體系,在學校、家庭與社會的共同教育下,不斷推動小學教育事業(yè)的穩(wěn)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陸根法.學校、家庭、社區(qū)三結合教育的實踐與探索[J].科學教育,2001(5):40.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