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不乖”教師的正能量》,書名讓人為之一驚。長久以來,“乖”是永恒而統(tǒng)一的主題,我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努力做一個乖老師。如今,“不乖”也能散發(fā)正能量嗎?帶著種種疑惑,走進其中。
此書由謝云和陳香吟兩位老師主編,集合了海峽兩岸30位優(yōu)秀教師成長之道,他們并沒有像常人那樣追求所設(shè)定的獎賞,而是朝著自己的未知領(lǐng)域探險,以“不乖”的野性來塑造自己,追尋心中的教育夢。通過尋覓生命最適宜的位置、不妨做個“少數(shù)派”、把自己栽培成喜歡的樣子三個方面闡述了“不乖”教師需始終關(guān)注學生內(nèi)心需要,以“不乖”的靈魂引領(lǐng)自己,找尋真正的教育。
突圍,重生的勇氣
吳芳,剛剛?cè)硇膿湓诠ぷ魃希灾劣谔焱耆诹?,一人走在冷清的路上。她班級管理得法,學生考出來的成績不錯,同事和領(lǐng)導認為她是個負責的好老師。吳老師的經(jīng)歷讓我看到了曾經(jīng)的自己,每天呆在教室中好似“老母雞孵蛋”,這樣的效果也還是不錯??墒菍W生對學習失去了樂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已是往事。我被眼前的榮譽蒙住了雙眼,學生發(fā)生的點滴變化沒放在心上。面對機械性的工作,漸漸使我身心疲憊,日后都要在與學生的“明爭暗斗”中度過嗎?
吳老師面對現(xiàn)狀,在深思熟慮之后,明確指出:原來,她朝思暮想的,全力以赴的,不是教育。那么什么才是教育呢?在困境中,她得出了新的價值取向:不“唯分是論”,不受任何教學規(guī)范的束縛。給自己定下了幾條命令:絕不占用“副課”時間;不占用學生的休息時間;晚上不留學生,不給他們補課……在給學生減壓的同時,有了更多時間豐富心靈的精神生活。我回想工作之初,自認為嚴厲管教,學生將會變得溫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師道尊嚴”埋藏心間,難以自拔。
如何從“優(yōu)秀”“典范”的教師群中突圍,尋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呢?接下去的日子里,我購買了《教師成長的秘密》《特級教師的特別建議》《做一個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讀書應(yīng)該像呼吸一樣自然,我在辦公室有意識地聽音樂,把自己和周邊隔絕起來。在音樂中,我關(guān)閉了“比較”的聲音;規(guī)劃自己的時間;精心思考教學設(shè)計……思想上的蛻變讓我找到了起航的動力源泉,進行“靜悄悄的革命”。我努力吸收著各種養(yǎng)分,耕種、收獲、傳播,豐盈自己的精神世界。
蹲身,灑下一片愛
基于兒童立場,正是這群“不乖”教師的顯著特征,但是這樣會遭受到外來的壓力。在現(xiàn)行體制下,做一個貌似很乖的老師,這是一種生存的智慧。要是有勇氣標新立異,阻力也會伴隨左右。
中午就餐,在老師的監(jiān)督之下,學生排著隊伍,秩序井然。領(lǐng)導就會贊賞:這是一個多么重視班級紀律的班主任!要是反其道行之,“扣分單”將如約而來,長此以往,班主任考核將岌岌可危。遇到這樣的情況,嚴厲呵斥是唯一的解決方法。沈麗新老師遇到這樣的情況,竟然還和一些調(diào)皮的孩子打趣,這是為何?沈老師這樣寫道:“我每次遇見,常常忍不住心疼那些孩子,那些饑腸轆轆的孩子。”哦,原來爭先恐后往前擁擠的孩子,他們只是想早點兒吃上一口飯而已。而我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感受,以“紀律”為由,規(guī)定先后順序,不準他們發(fā)出聲。如今想來,一雙雙膽怯的眼神時不時望著,迫于教師的威嚴只能呆呆站立,真是悔不當初呀。
就餐的基本紀律本應(yīng)維持,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的素養(yǎng),這將會讓他們受益終身。踮起腳尖望一望,勇敢踏出第一步,擁有主動打破陳規(guī)舊矩的想法與行動,或許會看到教育背后的鮮為人知的一面,“不乖”的力量將會推動教師不斷前行。
幽默,教育的利器
彭文雪老師,從當學生直至參加工作,一路走來都是一位乖學生、乖老師。這幾年,也獲得了許多榮譽,可是方向感也正漸漸迷失。當她在2008年買了電腦,進入“教育在線論壇”,全身心投入到專業(yè)成長的學習中時,慢慢變得“不乖”。
我參加工作的這幾年,對學生出現(xiàn)的各種錯誤,板著臉苦口婆心地說教。當面學生態(tài)度誠懇,可走出辦公室不久,相同的錯誤再次襲來,讓人疲憊不堪。于是我另辟蹊徑,利用幽默的語言和行為,力圖抹去教師的意圖與痕跡,實現(xiàn)無意的教育。
前不久班級中的兩位學生打架了,我及時阻止,倆人氣紅了臉,這該如何入手呢?這時把他們拉到了講臺前,開始了一場“電影秀”,讓一位學生做導演,而我則成了武術(shù)指導,臺下已經(jīng)笑成了一片,他們兩人也是暗暗發(fā)笑。當學生在自習課中玩蠶寶寶時,我別出心裁地與蠶寶寶進行了一段“對話”,用出乎意料的做法讓孩子在歡聲笑語中接受教育。一張紙巾占領(lǐng)了通道中央,下面是一攤水漬??粗魈识碌乃?,我向?qū)W生問道:“有沒有聽見誰在哭泣呢?”點明原因后又說:“紙巾為何會這么傷心呢?”孩子們紛紛述說著原因。通過潤物細無聲的點化,創(chuàng)造寬松、寬容和溫馨的環(huán)境。我試圖改變教師一如既往的“警察”角色,運用幽默輕輕吹拂著孩子的心田。
從很乖到“不乖”,彭老師走過了一段不平坦的路。懂得思考,嘗試實踐,才能夠做得更好。幽默化的教育方式,使我找到了教育的意義,師生間的幸福已伴隨左右。
做一名“不乖”教師,我品嘗到了甜頭,更明晰了前行的旅途。心中的烏云正在散去,周圍柵欄依舊牢固,我的突圍仍在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