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劇的誕生和發(fā)展,是近現代戲劇史上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音樂劇令人陶醉的戲劇故事使之成為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日用商品”,被全世界的人們所熱愛。雖然它的形式本身發(fā)源于其它門類,但它依然靠著自己的魅力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偉大的戲劇形式。
【關鍵詞】音樂劇表演;音樂劇特征;綜合性表演
音樂劇是一門綜合藝術,既給人以藝術享受,又能夠反映社會生活,曾在上世紀80~90年代風靡全球。音樂劇是最自由的藝術形式,手法多樣化,發(fā)展多元,極注重觀念與時尚。從歐美傳入中國的音樂劇,目前已逐漸成為演出市場的一個熱點。音樂劇是以戲劇為根基,通過對劇本、音樂、舞蹈、對白、舞美等多種元素的高度融合,來表現劇情、塑造形象、激勵人心。它不僅具備藝術性,還具備商業(yè)性的現代綜合性音樂戲劇。音樂劇屬戲劇的范疇,那么音樂劇表演也應當具有戲劇表演的特征:當眾扮演角色的藝術;化身角色的藝術;通過舞臺行動創(chuàng)造人物形象的藝術。音樂劇是以歌唱、舞蹈、對白為主要手段敘述故事的藝術形式,具有高度的融合性。那么音樂劇表演也應當以歌唱、舞蹈、對白為主要手段進行表演,完成故事的敘述以及人物形象的創(chuàng)造,音樂劇有機應用歌唱、舞蹈、對白的綜合性表演是音樂劇最重要的特征。
一、創(chuàng)造鮮明的人物形象
“演員在創(chuàng)作舞臺人物形象的過程中,必須親自粉墨登場、現身說法、身體力行,每次演出都要像第一次那樣重新表演整個舞臺行動過程;演員本人既是創(chuàng)作者又是創(chuàng)作材料與工具,表演角色的過程又是藝術作品本身?!币魳穭”硌萃瑯泳邆渌袘騽”硌莸倪@些基本特征。但音樂劇表演又具有自身不同于話劇及影視劇表演的特征:音樂劇表演要通過歌唱、舞蹈、對白、戲劇表演相融合的藝術手段和技巧概念的、詩意的表現舞臺行動過程,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耙魳穭≈腥宋锏谋硌荻鄬儆诔F實主義的表演風格。演員的表演和角色創(chuàng)造不僅以對人物的真實體驗和深刻理解為基礎,注重人物情感表達的真實、性格發(fā)展邏輯的真實,強調人物的性格塑造和形象刻畫,追求在真實體驗的基礎上再現生活,塑造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更加強調表演的儀式感、音樂性和詩意化”。例如:音樂劇《艾薇塔》中麥當娜飾演的貝隆夫人;音樂劇《芝加哥》中芮妮·齊薇格飾演的羅克西;音樂劇《音樂之聲》中扮演女教師的茱莉·安德魯斯,這樣的角色不勝枚舉,演員們借助曲折、感人的故事情節(jié),通過出色的表演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真實的舞臺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梢娝茉祯r明的人物形象對于音樂劇表演的重要性。
二、音樂、舞蹈、劇詩、戲劇表演的有機融合
1.音樂劇表演的歌唱。歌唱是音樂劇表演的靈魂。著名音樂劇詞作者奧斯卡·小哈姆斯坦說過一句話:“音樂劇是你所能想到的任何元素。其中,只有一個因素是音樂劇絕對包括的,這就是音樂!”現在看來,這段數十年前說的話迄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音樂劇中的音樂為戲劇氣氛的烘托、人物情感的渲染、戲劇節(jié)奏的推進起到了話劇無法獲得的效果。音樂劇的音樂具有以下兩種功能:既要有抒情性,又要有敘事性。
2.音樂劇表演中的舞蹈。音樂劇從其誕生之初便與舞蹈藝術、舞劇藝術結下不解之緣。歐美早期音樂劇,無論是美國的黑人雜劇還是英國的音樂喜劇,都是載歌載舞的,舞蹈成份在其中占據很重要的地位。音樂劇舞蹈分抒情舞蹈、敘事舞蹈及兩者兼而有之三種。抒情性舞蹈偏重表現情緒的抒放;敘事性舞蹈偏重敘述內容、情節(jié)、刻畫人物的思想感情。音樂劇表演中的舞蹈與純粹舞蹈不同,舞蹈的抒情、敘事和色彩功能都要服從于戲劇性的要求,喜劇動作被夸張而舞蹈化,以符合音樂歌唱的韻律,且舞蹈的動作力求符合戲劇劇情的需要。人的形體語言始終是音樂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語言源泉。“舞蹈最大的優(yōu)點之一就是能夠通過動作來表現和抒發(fā)音樂、劇詩所無法表達的感情,用強烈的肢體語言來表達歡樂和悲傷,用舞蹈節(jié)奏的變換來展現劇中人內心情緒的起伏?!蔽璧甘峭七M戲劇情節(jié)表現戲劇沖突的最佳手段和材料。
3.音樂劇表演的劇詩。在音樂劇中,歌曲是推動和連接故事前進的主體,而歌曲由樂曲和劇詩組成。劇詩賦予旋律以表達的激情和主題,從而旋律變成了可唱之歌,一首首歌曲又構成了劇場中的經典作品?!皠≡娛菍騽∽髌分信c戲劇情節(jié)、人物情感、劇場沖突有著密切關系的唱詞的專稱;劇詩與劇情和劇中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緊密聯系在一起,它要表達的是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必須要受到劇中人物情感和戲劇情節(jié)的制約;劇詩的創(chuàng)作要充分考慮到劇中角色的身份、性格和特點,只有全面考慮到諸多因素,才能夠準確到位地刻畫所要襯托的人物形象。”長期以來,劇詩創(chuàng)作在音樂劇的發(fā)展史中都處于被冷落的地位。直至小哈姆斯坦的出現,開創(chuàng)了敘事為主的古典音樂劇之后,文本化的劇本和劇詩的地位和作用才得到了承認,劇本真正成為一劇之本,而劇詩則成為一劇之核。例如:音樂劇《歌舞線上》中的歌曲“以貌取人”,詞作者通過隱喻的歌詞諷刺了當時社會的黑幕,刻畫了一個不為黑暗勢力所脅迫,對自己的才華充滿自信的人物形象;以及《音樂之聲》中的“孤獨的牧羊人”、“哆咪”等,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傳唱至今。
4.綜合性的表演。音樂劇表演是以“歌、舞、說、演”四位一體的綜合性表演,形成和作為自己獨特的舞臺藝術表現手段。在表演中,音樂與舞蹈不僅作為主要的藝術手段,同時還具有敘事的戲劇性功能,特別是與劇詩的融合,成為推進故事情節(jié)、展示戲劇行動、戲劇情境、塑造鮮明的舞臺人物形象的重要部分。這樣的綜合,能極大地豐富音樂劇表演的表現力,提高音樂劇藝術的整體魅力。任何音樂劇表演,總是發(fā)生在一個特定的情景中,無論是舞、是唱,都是在抒發(fā)劇中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思想情感。演員要通過歌唱、舞蹈、劇詩、戲劇表演等綜合手段進行舞臺藝術形象的創(chuàng)造;要將戲劇表演完全融入到整個演出中,即每個人物的歌唱、舞蹈、臺詞都蘊含戲劇表演的成分,把戲劇表演滲透在角色的每一個表演瞬間。這才是高度的有機融合,這才是音樂劇表演的生命力所在。
三、在音樂中完成表演
音樂劇的表演要嚴格受到音樂的制約。歌唱與舞蹈的表演應該在音樂的制約下完成,與音樂緊密結合、嚴格合拍;即使在非歌舞段落的表演中,人物的舞臺行動通常也在固定的音樂節(jié)拍內完成。這就要求演員在創(chuàng)作中充分重視音樂劇的這種特征,“善于從音樂中體會戲劇行動;善于在音樂的引領下去執(zhí)行行動;善于利用音樂將自己的表演節(jié)律化、性格化,并主動地將音樂中蘊含的行動與人物的行動有機結合起來?!痹谠拕〖坝耙晞”硌葜校驗闆]有音樂的制約,演員在動作的組織與選擇上有很大的主動性。通常在話劇表演中,同樣一個表演段落可能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只要是符合規(guī)定情境、符合人物、符合行動,演員對臺詞和人物的理解是到位的,就沒有太大問題。因為話劇及影視劇表演的節(jié)奏完全控制在演員的心理節(jié)律中,它追求演員每一次表演真實的體驗和鮮活的感受。但在音樂劇表演中,就不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音樂劇表演受到音樂的嚴格制約。在排演中,一定要在規(guī)定的音樂內完成歌唱、舞蹈以及臺詞,完成人物的舞臺行動和整體的舞臺調度,否則將會出現嚴重的舞臺事故。這就要求演員的表演無論是有歌有舞,還是無歌無舞的時候,都不能忽視音樂的存在,要在組織行動中將音樂的因素考慮進去,積極的完成行動,適應音樂的變化,將角色的舞臺行動融入音樂的行動之中。
參考文獻:
①錢苑.歌劇概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②秋伊.相約音樂劇[M].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
③羅伯特·科恩.戲劇[M].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