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醫(yī)學模式和健康觀念的改變,大多數(shù)患者不只需要一般的生活護理,更需要的是健康知識、了解自身健康狀況、疾病治療及預后問題等,從而建立正確的疾病防控理念,得到生活方式的指導和個性化的治療。目的:使患者與家屬及居民掌握高血壓病防治的基本常識,更好地配合社會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方法:心理護理、生活方式的護理干預、一般護理、降壓藥物觀察等;結果:保證患者得到長期正規(guī)合理的治療,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結論:在護理上有針對性地制定適合高血壓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計劃,使居民逐步掌握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健康知識,對維護人民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預防及治療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4)10-0044-01
高血壓病是一組以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分別三次測量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為特征,伴有頭暈頭疼等癥狀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見病,可影響心臟、大腦等多個器官功能。開展高血壓病健康教育,是居民及患者獲取高血壓病防與治的基本知識,使得患者配合治療的一種途徑,也是其它一切治療的基礎。
一、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的目的及心理護理
使患者與家屬及居民掌握高血壓病防治的基本常識,更好地配合社會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對于患高血壓的病人,使其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保證長期正規(guī)合理的治療,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避免發(fā)生高血壓病急性合并癥(如高血壓腦出血)。因此要定期監(jiān)測血壓、血脂,調整用藥種類及藥量;使家屬掌握在特殊情況下的處理措施。
正確的心理護理對高血壓患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在藥物治療的同時,給予心理行為的干預,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改善治療效果。建立正確的疾病防控理念是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病的基礎和前提。正確的健康信念,有利于病人的服藥依從性。
二、生活方式的護理干預
1.高血壓患者應戒煙戒酒
針對其特點,有選擇地進行健康教育,如:有飲酒習慣者應限量飲酒,每天白酒最好不超過50g,節(jié)假日或會友時可適量飲用低度酒,已患高血壓病者勸其戒酒。
2.膳食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血壓
堅持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飲食,每日攝鹽量應在5g以下。限制動物脂肪、內(nèi)臟、魚子、肥肉、肉皮等,并少吃油炸食品;適當補充蛋白質,如瘦肉、去皮的雞鴨、淡水魚;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高纖維的食物,如黑木耳、荸薺、芹菜、綠豆、香蕉、蘋果等。
3.大便通暢有助于血壓的控制
便秘也是高血壓患者的大敵,預防便秘除日常多吃粗糧和含粗纖維多的食物外,還適量飲水。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大便用力,以免發(fā)生腦血管疾病。
4.科學飲水對高血壓預防有積極作用
水的硬度與高血壓的發(fā)生有密切的聯(lián)系。如果缺乏,易使血管發(fā)生痙攣,最終導致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要盡量飲用硬水,如泉水、深井水、天然礦泉水等。
5.適當增加體育鍛煉
中老年人可選擇步行、慢跑、太極拳、門球等。這是一種積極主動的防治運動療法。運動強度因人而異,可根據(jù)自身身體狀況和所選擇的運動種類以及氣候條件等而定。選擇一定“量”的運動,除健身防病的目的外,還有松弛緊張的情緒,減肥和控制理想體重的作用。
三、一般護理
一般人群:主要對他們宣傳當前高血壓病驚人的發(fā)病率,死亡率以及高血壓病的危害性及嚴重性,以及可防治性,突出宣傳高血壓病的發(fā)病因素,如肥胖、高鹽飲食等。
高危人群是重點:對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群,應該很好地教育他們,充分掌握高血壓病的防治常識,教會他們自己監(jiān)測血壓或一定要定期到衛(wèi)生服務中心監(jiān)測血壓。飲食上注意少鹽多醋,少糖多果,戒煙限酒,少食或不食動物性脂肪,飲食以高蛋白、低熱量、多纖維為主。加強有氧運動,每天最少做有氧運動兩次以上,每次超過30分鐘,很好地控制體重,減少心腦腎負擔。同時還應多食用一些保健食品,如洋蔥、大蒜、木耳、芹菜、蘿卜、海帶等食品。
高血壓病人:①按時服藥,聯(lián)合用藥。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長期正規(guī)治療。②定期量血壓,例如早、中、晚測血壓,以求血壓控制在高壓<130mmHg,低壓<80mmHg。③適量運動。可進行散步、慢跑、爬山,打太極拳等運動,以控制體重。④保持良好心情,心胸開朗,情緒穩(wěn)定。⑤戒煙戒酒。
高血壓腦出血后遺癥病人:通過宣教使病人有信心通過家人和自己的不斷努力,堅持康復鍛煉,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五、降壓藥物觀察與護理
倍他樂克為B受體阻滯劑:在用藥過程要密切觀察血壓、心率和心功能的變化,注意有無不良反應,心動過緩、糖尿病、甲亢患者及孕婦慎用,Ⅱ、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嚴重心動過緩者禁用。囑患者不能隨意停藥,在血壓長期控制后遵醫(yī)囑逐漸減量,教會患者正確測量血壓的方法,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用藥過程中要密切觀察血壓變化。如服藥后血壓降幅過大,引起心慌、頭暈等不適,應及時取臥位,防止心腦供血不足而致意外。
利尿劑:推薦使用小劑量。痛風患者禁用噻嗪類利尿劑。保鉀利尿劑可引起高血鉀,不宜與ACEI合用,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認知水平,改變個人生活方式、行為、飲食習慣的必要手段。開展以整體護理為中心,護理管理為基礎的方案而達到護理目標,根據(jù)患者個體情況,在護理上有針對性地制定適合高血壓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計劃,有效的進行健康宣教,針對個體制定健康教育計劃,對居民及患者進行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強化自我保健知識,使居民逐步掌握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健康知識,對維護人民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朱鳳.高血壓護理[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2(3).
[2] 諶宇航.對高血壓護理有感[J].電子制作,2013(23).
[3] 樊芳珍.預防并發(fā)癥是高血壓護理的重要目標[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
[4] 蔡雪梅.健康教育在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評價[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0).
[5] 錢銀,趙葉萍,顧文浩.健康教育在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J].北方藥學,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