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討論護理干預對高血壓病患者的影響。方法:對67例高血壓病患者生活方式進行調查,并實施護理干預。結果:干預后,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達標率、高血壓控制率和不良生活方式均有明顯的改善。結論:對高血壓病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能幫助其降低血壓,改善其生活方式,促進病情的恢復。
關鍵詞:護理干預;高血壓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4)10-0034-01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一,也是腦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導致人類死亡的常見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1】。高血壓是我國居民中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文獻報道,我國老年高血壓患病率約50%【2】。近年來我國高血壓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據有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的流行特點,極大的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我院對高血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臨床資料
本組67例,男41例,女26例,年齡35——81歲,平均年齡58歲,均符合WHO/ ISH 及我國新制定的高血壓病診斷標準。其中Ⅰ級高血壓病10例,Ⅱ級高血壓病32例,Ⅲ級高血壓病25例。
2 高血壓病的影響因素
高血壓的發(fā)病機制還不完全清楚,目前認為引發(fā)高血壓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重要而常見的因素包括幾個方面:
2.1 遺傳因素
高血壓是一種多因子遺傳性疾病。大量的臨床資料證明,高血壓與遺傳因素有關,雙親均患有高血壓的子女以后患有高血壓的比例較高。人在出生以后很長一段時間是隨父母生活的,這樣家庭經濟狀況,父母的飲食習慣,嗜好等往往已經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子女,甚至可以伴其終生。
2.2 不良的生活習慣
日常生活習慣對血壓的影響十分明顯,飲食過多的攝入食鹽、脂肪、大量飲酒,吸煙都可能發(fā)生高血壓。干預前46例患者食鹽量平均在10 ~15 g/ d ,干預后28例患者食鹽量降至7 g/ d 以下。在研究中我們發(fā)現:中年患者達標率低于年長者,每日吸煙10支以上的低于每日吸煙10支以下的患者,說明年輕患者由于病程短,并發(fā)癥出現晚或還未出現,對高血壓的認識明顯不足。
2.3 肥胖
肥胖是血壓升高的重要危險因素,許多流行病資料說明肥胖者患高血壓的機會比正常人高2—4倍,血壓也往往隨著下降。若體重超過標準體重15%。應考慮減肥,防止體重超標。
2.4 缺少鍛煉
干預前51例患者沒有任何形式的運動,干預后39例患者參加不同形式的鍛煉活動,占干預前人數的76.47 %。有規(guī)律的體育運動好處不僅在于能降低血壓,還可以緩解精神緊張,增強體質和提高心肺功能。
3 護理干預措施
根據高血壓的特點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十分必要。指導其按醫(yī)囑服藥,克服不良的生活習慣,建立有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對控制血壓非常有利。
3.1 各類健康知識的宣傳
針對不同文化水平的患者選擇適當的方法講解各類健康知識,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高血壓的危害因素及一些常見癥狀,理解控制血壓的重要性和配合治療的必要性。
3.2 心理指導
高血壓病不僅是身體疾病,同時也容易造成心理疾病。當患者受到不良刺激時,易出現情緒激動,血管收縮,從而導致血壓增高。幫助患者緩解心理緊張,做耐心細致的疏導護理,指出心理緊張與血壓的關系十分重要。當其有較大精神壓力時應設法釋放,如聽舒緩的音樂,向朋友、親人傾訴等,以保持血壓穩(wěn)定。還應該經常與患者交流,鼓勵病人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良好心態(tài)。
3.3 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有研究表明【3】高血壓與不規(guī)律的生活節(jié)奏有關。規(guī)律作息,每日按時起床和入睡,活動量應適度且要把掌握好時機。根據血壓變化的節(jié)奏性,一般應在6:00—7:00,14:00—16:00做運動,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氣功等運動。
3.4 飲食指導
指導患者養(yǎng)成低鹽、低脂,低膽固醇的飲食習慣,限制動物脂肪、內脂、軟體動物、魚籽,甲殼類食物等的攝入。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防止便秘,戒煙限酒。減少酒精的攝入,不飲白酒。肥胖者應控制體重,減少每日總熱量的攝入,少吃零食,細嚼慢咽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3.5 加強社會支持
高血壓病人的社會支持包括配偶、家庭成員、健康照顧者、朋友同事或領導等,而家庭成員特別是配偶與病人接觸較多,是為病人提供支持的重要資源,護士應該積極幫助高血壓病人支持系統(tǒng)的成員充分認識到支持對病人康復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為病人提供精神,物質方面的支持,改善病人的高血壓狀況。
4 討論
對高血壓病人進行積極有效地護理干預,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識水平,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健康的生活理念,消除不良的健康行為,減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幫助其建立正確健康的生活方式。讓患者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和潛在的危險因素,自覺參與疾病的防范,有效地降低了由高血壓引起的腦血管,心血管,腎血管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期望的壽命。
參考資料:
[1] 馬山珊,鄭紅薇,王蓓.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因素.中華護理雜志.2007.42(4):363
[2] 孫建萍,牛建華,王愛紅等.改善農村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依從行為的實踐.中華護理雜志.2004.39(4):310
[3] 王文化,朱愛萍.高血壓的時間治療等.臨床薈萃. 2005.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