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社區(qū)肺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觀察作用效果。方法:收集作者所在社區(qū)的96例肺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劃分為健康教育組與對照組,每組人數48例,在予以兩組患者相同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根據組別對健康教育組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干預,對對照組患者不實施其他任何的干預措施。結果:3個月后,健康教育組患者的肺心病治療效果以及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且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在予以肺心病患者積極治療措施的基礎上,對他們進行健康教育,可以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加強推廣與實踐。
關鍵詞:肺心?。唤】到逃?;效果
【中圖分類號】R32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4)10-0019-01
作者所在社區(qū)通過對48例肺心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有效的提高了肺心病治療效果,并明顯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現做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從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集作者所在社區(qū)的96例肺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對本研究完全知情,自愿參與。將患者隨機劃分為健康教育組與對照組,每組人數48例,分組后健康教育組患者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齡最小者57歲,年齡最大者76歲,平均65.2±3.2歲。對照組患者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齡最小者56歲,年齡最大者77歲,平均65.6±3.5歲。經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在性別構成比例、年齡、病情以及生活質量方面的對比差異,均不存在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充分的可比性。
1.2 方法
在予以兩組患者相同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根據組別對健康教育組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干預,對對照組患者不實施其他任何的干預措施。健康教育的方式與內容如下:
1.2.1 方式
定期組織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為了保證教育質量,每次組織的患者人數不超過10人。健康教育過程當中,配發(fā)對應的宣傳資料,資料內容既包括形象易懂的圖案,也包括解釋更加科學準確的文字,以保證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都能理解其含義。然后以課堂講座的形式向患者進行教育教育,有疑問者可通過課堂上或私下提問獲得解答。
1.2.2 內容
首先,是對患者進行飲食方面的健康教育,因為對肺心病患者來說,合理的飲食對病情的治療有著極大的正面影響。日常要注意補充熱量,攝入一些高熱量、高蛋白、高纖維素以及高維生素的食物,但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則應當限制脂肪與鈉鹽的攝入??啥喑砸恍┮娣?、化痰、止咳以及補腎健脾的食物,比如蜂蜜、蘿卜、杏仁、大棗、梨子以及枇杷等,忌生、冷、硬等刺激性較強或是容易引發(fā)過敏的食物,如海鮮。
其次,是要讓患者了解吸煙對病情的危害,并指導他們采取合理的方法戒煙。
第三,是讓患者注意自身的生活環(huán)境質量,定時開窗通風,保證充足的日照,防止細菌滋生,避免接觸到受污染的空氣,例如含有粉塵的空氣、炒菜時的油煙、汽車尾氣等等。
第四,是讓患者了解到家庭氧療對于肺心病病情治療的重要性,并教會他們正確的家庭用氧治療方法。同時也要告知遵醫(yī)用藥的重要性,讓患者能夠按時、按量服藥,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第五,是要通過健康教育,讓患者掌握科學合理的運動鍛煉方法,一個是呼吸鍛煉,另一個是肢體鍛煉。呼吸鍛煉方法是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呼吸盡量的伸長、加深,每天的早晨和夜晚進行,每次鍛煉時間保持在15分鐘在20分鐘左右為宜。肢體運動鍛煉是要根據患者的活動能力情況,為期選擇合理的運動鍛煉項目,例如太極、慢走以及健康操等等,但需要讓患者合理掌握運動的量與強度。
第六,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疏導,讓他們了解到健康、積極的心理對其病情治療的重要性,并通過組織患者進行互動交流活動,增強患者的歸屬感與社會認同感。對患者家屬也要進行一定的教育工作,讓他們能夠在生活中體貼、關心患者,不僅要在生活上滿足患者的一切需要,更要從心理上呵護患者。
1.3 觀察指標
1.3.1 治療效果觀察
采用以下標準進行療效觀察:肺心病癥狀基本消失,心功能提高2級或2級以上,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基本恢復正常,為顯效;肺心病癥狀有一定程度好轉,心功能提高1級,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有一定程度改善,為有效;不能夠達到上述標準的,為無效。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加有效率。
1.3.2 生活質量觀察
參考Spitzer生活質量指數,對患者的自我活動能力、健康感受、家庭支持以及日常生活情況和生活感受這5項指標進行評分、統(tǒng)計,各項指標評分從0分到1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 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3個月后,對患者的病情治療情況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健康教育組患者中,治療效果為顯效者28例,為有效者18例,無效者2例,總有效率95.83%,對照組治療效果為顯效者16例,為有效者26例,無效者6例,總有效率87.5%。經統(tǒng)計學分析,通過X2進行檢驗發(fā)現,健康教育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且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同時,健康教育組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Spitzer生活質量指數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參表1)。
3 討論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臟病,它是極為常見的一種心臟病類型,發(fā)病率高達4%到7%。肺心病非常容易反復,受病情的影響,患者身心長期受累,不僅健康水平降低,心里也會發(fā)生消極的變化,生活質量更會大打折扣。
通過本文的研究則證明,在予以肺心病患者積極治療措施的基礎上,對他們進行健康教育,可以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加強推廣與實踐。
參考文獻:
[1] 單守梅. 健康教育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中的應用[J]. 黑龍江醫(yī)藥,2013,30(02):338-340.
[2] 童惠珍,騰淑珍. 老年肺心病人的健康指導[J]. 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29(1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