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福利機構孤殘教育的對象是孤兒和殘疾兒童,大部分存在智力障礙,如何做好這一群特殊兒童的教育,是福利機構一線教育人員常思考的問題。筆者結合長期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培養(yǎng)親子依戀之情;小步子、多循環(huán),循序漸進;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多種形式,寓教于樂的教育方法。
【關鍵詞】孤殘兒童 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G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8-0162-01
生活在福利院的孩子都是一些無依、無靠、無生活來源,并且患有各種疾病或不同程度智障的孤殘兒童。能得到適當?shù)慕逃陀柧?,可以幫助智力落后兒童培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及建立基本的人際關系,由依賴轉變?yōu)樽灾?,甚至可以幫助他們開發(fā)智力,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和一些謀生的技能,為今后適應社會生活和自食其力打下基礎。下面是筆者在實踐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 用心關注,重視心理健康,營造充滿溫情的生活環(huán)境
廣州市社會福利院附屬特殊學校的孩子被父母拋棄,因患病,受到家庭、社會的歧視,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創(chuàng)傷,情感發(fā)展滯后。他們起初來到福利院這個陌生的地方,都感到害怕、恐懼、傷心。老師首先要盡量彌補孩子心中親子依戀之情的缺失,讓他們的健康情感復蘇,正常發(fā)展。我既是老師又像母親,除了教會他們基本的生活常識和自理能力外,還要悉心照料他們的日常生活。用實際行動讓他們生活在愛的氛圍中,老師有愛心,同學間有愛意,社會人士關心。福利院的孩子每天都一起學習、生活,彼此就像兄弟姐妹朝夕相處,教師要做的是幫助他們去掉戒備心理和情感的藩籬,接納別人的關愛,進而學習關愛他人。如蘭蘭是一個先天手指缺指畸形的小女孩,來到我院時還不到半歲,由于各方面發(fā)育遲滯,三歲進入教學班時,走路不穩(wěn),不愿意參加任何活動,也不說話,自己躲在一邊看著其他小朋友玩。我每天都親自去接她上課,送她回護理班,抽時間與她交談,給予她親昵的撫摸,擁抱她,給她唱歌,講故事,和她一起玩“拉鉤鉤”游戲,和她一起參與各項活動,特別是大肌肉運動如滑滑梯、鉆筒、走斜坡、玩球、騎小車等有利于鍛煉大肌肉的運動,并隨時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經過兩個月的相處,蘭蘭比原先快樂多了,一看見我會跑過來抱著我叫:“老師好!”也能積極主動參與集體活動,用簡單的句子表達自己的需要,與同伴之間友好相處。
二 小步子、多循環(huán),循序漸進地提高生活技能
智力落后的兒童生活自理能力大都很差,如穿衣服、如廁、盥洗等日常生活技能,看似簡單,對他們來說卻很復雜。因此,對智力落后兒童的教育不能操之過急,要小步子走路,把要教的內容分解成為一些較小的容易學的小動作,手把手地教。教新的動作要耐心給予清晰明確的說明、示范、協(xié)助,循序漸進地學習。例如“脫衣服”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就分7步進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最重要的是耐心,有的動作對正常兒童可謂輕而易舉,可是對于智力落后的兒童來說,通常是幾十遍甚至上百遍重復。
三 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智力落后兒童的個別差異很大,智殘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對他們的教學不能完全統(tǒng)一標準。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時要盡量考慮到不同幼兒的特點,如果太難,超出孩子的接受能力,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反而會使幼兒產生挫折感;難度適中的教學內容,孩子經過一定的努力才能學會,這樣獲得的“果實”更香甜,成功的體驗更深刻。因此,我在教學時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教學。例如主題活動《我是小小清潔員》,教學目標分為A、B、C三個層次。A適合輕度智障:能認識常見清潔工具的名稱、用途;學會正確使用清潔工具的方法、步驟;會認、讀、寫相關簡單的漢字。B適合中度智障:知道常見清潔工具的名稱、用途;學會正確使用清潔工具的方法、步驟。C適合重度智障:在老師的反復引導和輔導下學會簡單使用清潔工具的方法。通過這樣分層教學,因材施教,避免了輕度孩子“吃不飽”而中、重度孩子“吞不下”的情況,更好地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
四 多種形式,寓教于樂
智力落后孩子思維主要依賴于事物的具體形象,不善于歸納和分析,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靈活運用各種教具進行直觀教學,借助實物、模型、玩具、圖片、錄音、投影等手段,把抽象無形的知識變成具體可見的形象。采用演示、操作、觀察、比較、情景表演、游戲活動等方法互相配合,創(chuàng)設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進行教學。鼓勵孩子積極大膽地參與活動,讓他們在實際操作實踐中增長經驗。此外,智力落后兒童的注意力難以持久集中,我想方設法吸引他們的專注力。教學時,注意聲情并茂、肢體語言豐富;在設計板書、幻燈片、投影上的畫面時,力求多變、活潑、色彩鮮艷、圖形豐富等。
總之,對智力落后兒童的教育,教師要以平等、關懷、耐心、接納、尊重的態(tài)度,關注幼兒的個性差異和特殊需要,為他們創(chuàng)設充滿愛與快樂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樸永馨主編.特殊教育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