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全國范圍內(nèi)的教育教學水平顯著提高,與此同時,學校教育教學的質(zhì)量也越來越被重視。但對于落后山區(qū)學校而言,學生的認知水平相對發(fā)達地區(qū)較低,沒有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以及各種形式的活動設施設備,再加上山區(qū)信息資源不對稱等現(xiàn)象的存在,給山區(qū)中學初中思想政治教師增加了不少教學管理上的難題。
教師教學上認真負責,學生卻不愿學習,教學質(zhì)量一直上不去,事倍功半是普遍現(xiàn)象。那么,初中思想政治教學應該如何開展呢?
初中階段,學生告別了小學的幼稚,是學生開始全面掌握知識和塑造人格的階段,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對于發(fā)達地區(qū)而言,信息資源充裕,學生和家長認知水平高,加上有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以及各種形式的活動設施設備,情境性教學操作容易,教育教學成效明顯。但是對于落后山區(qū)而言,不僅沒有以上的優(yōu)勢,而“實用主義”和“讀書無用論”又普遍充斥著家長和學生的思維,這些困難一度讓教師一籌莫展。
困難存在的價值就是尋找解決之道,針對山區(qū)學生、學校和家長的特點,初中思想政治教學應該如何開展呢?下面是筆者近年來在教學中得到的一些啟發(fā):
一 讓學生重新認識,愛上“政治和你”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來被賦予了過多的“嘮叨”“婆媽”和“填鴨”的意味。對于山區(qū)的學生而言更是如此,因為師資等因素,小學的思想品德課教學一般都由班主任(語文或者數(shù)學老師)擔任,學生沒有形成學科的分界看法,往往也就把初中政治學科當作普通的思想教育。而這就需要政治老師在一開始就意識到必須使用某種方法或方式去引導和改變學生已有的看法。使他們懂得,政治學科是一門才能和德能兼修的課程,是對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途徑,學習政治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和學習。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使學生把初中政治和小學階段的思想品德明確地辯證看待,同時,政治教師也應該以身作則,做一個才能和德能兼修的教師。特殊的人格魅力、全新的學科認識以及對這門學科價值的期待,讓學生愛上“政治和你”。
二 讓學生愛上你的課程
作為山區(qū)學校,沒有較好的教學硬件,如多媒體教室以及其他實踐活動場所等,使得學校教育更多的是課堂教育,在一個幾十平方米的教室里言教身傳。而政治學科抽象性和實踐性并重,往往需要通過各種情景討論以及案例分析來進行教學。那么這些困難如何解決呢?
筆者認為,學科交叉引用是一個可取的方式?,F(xiàn)在的素質(zhì)教育使得學科的分界線越來越模糊,而且課本的基調(diào)也主要是以例引證,很多語文、數(shù)學甚至體育等科目上的案例就可以用到政治學科中,如講到“認識新自我”“自尊自信”等章節(jié)時,很多語文課本中的故事就可以拿過來現(xiàn)用,比如《皇帝的新裝》《紫藤蘿瀑布》等都是學生熟稔的課本故事,這樣通過案例來分析和引導也使得政治教學變得主動起來。此外,每個班級都有訂閱報紙,平時也要引導學生積極讀報,關注當下。在法律、社會主義經(jīng)濟和文化建設的篇章,報紙上的案例都是一些很好的材料。
角色拓展互動和情境教學是政治學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每個教師都已熟稔于心,這里不做更多延伸,但是這些環(huán)節(jié)當中有一些問題必須注意。特別是在問題的設置上,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班級和不同的學生進行問題的設置。比如,對于后進生來說,教師在提問題的時候,不能一味地提開放性問題,而是更多地要考慮從選擇性(就如試卷中的選擇題,給出若干選項,讓學生進行選擇)的角度進行提問,一來避免了后進生回答不出問題的尷尬,二來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他們鼓勵,久而久之,他們就會不自覺地開始喜歡上這門學科。
此外,學有所用也是使學生對學科感興趣的重要方式,山區(qū)的學生往往從父輩或者祖輩那里多少受到“讀書無用論”等錯誤認知的影響。但是,我們知道政治學科更多的是社會學范疇的學科,如學習到經(jīng)濟法律課程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從學科的認知角度去分析和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樣一來,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就會消弭家長關于“讀書無用論”對于學生的影響。
三 讓學生愛上你的作業(yè)
山區(qū)的學生天性使然比較喜歡玩耍,而且回到家還要做一定的家務。所以,往往一提到課外作業(yè),一部分學生的反感情緒就上來了,大部分老師也往往有頭疼的感覺,因為應付式作業(yè)很多,完成不了作業(yè)的學生也很多。但是課外作業(yè),作為一門學科的知識鞏固是完全必需的。那么,如何布置作業(yè)呢?
常規(guī)的作業(yè),教師可以有選擇性地布置,可以進行選擇答題,如有概念和知識點的題目,同時也有開放式題目,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偏好進行題目的選擇。這樣一來,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選擇特點,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同時進行各種不足的引導和幫助。
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特殊作業(yè)的方式進行布置。山區(qū)學生往往很多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看護人往往都是知識比較淺陋和思想比較固執(zhí)落后的老人,教師就可以設置一個讓“學生回家把今天所學的知識講給家長聽”的作業(yè),這樣,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同時學以致用,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與家長的溝通。
當然,這個方法實行的前提是教師必須在開家長會的時候跟家長提及,并且不時用電話和校訊通等進行抽查檢查。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