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是我們國家民族文明、進步的表現(xiàn)?,F(xiàn)在,文明禮貌不僅反映了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心、相互尊重的友好關系,而且也反映了人們自身文化修養(yǎng)水平,文明禮貌是一種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階段是培養(yǎng)道德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比说男袨樵诤艽蟪潭壬先Q于他的習慣,因此,我們應抓住幼兒養(yǎng)成教育的關鍵期,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使幼兒終身受益。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實施細則中,明確指出從小班到大班在禮貌教育上有了不同層次的要求。但是,如今獨生子女居多,存在的問題也多,他們在家庭中的皇帝和小公主,大人整天圍著小太陽轉,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出現(xiàn)了嬌慣任性、情緒波動大、攻擊性行為較多等,同時也把這種習慣帶到了幼兒園,在班中往往也是以他(她)為中心,在活動時也不會顧及其他小朋友,因此對幼兒進行文明禮貌教育至關重要。
幼兒園如何對幼兒進行文明禮貌這一品德教育呢?它的核心是應該進行愛心教育,就是要懂得愛人才,會欣賞愛,理解愛。所以文明禮貌教育不只教幼兒口頭上一些禮貌用語,而應發(fā)自幼兒內心,而它的本質是讓幼兒在社會化過程中學會人與人相處,因此,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措施:
一、通過與同伴交往親身體驗,感受使用文明禮貌用語,會讓人受到歡迎
幼兒認識較漫長過程,它需要親身體驗才能真正認識,平時我們口頭傳授,他們可能記了,但不容易理解,所以不易與行為聯(lián)系在一起,或許平時幼兒會說;“對不起、沒關系”等,但真正運用并自覺使用實非易事,因此,應該注意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增加道德認識、情感體驗。教師作為引導者,應疏導幼兒之間發(fā)生矛盾,讓他們在此時此刻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就可以獲得對方原諒。如壯壯是個愛幫忙小朋友,但性情急躁,常常好心辦錯事,一次看到清清因為看不到新書而哭泣,就急忙過去搶過明明手里新書遞給了清清,明明追著壯壯要新書,壯壯一拳把明明推倒在地上,小朋友齊聲嚷到;“壯壯打人了”這樣事在壯壯身上屢見不鮮。我一面肯定幫助別人對,一面教給遇事應該學會怎么和別人商量,用什么辦法去幫助同伴,經過一段時間,壯壯學會了禮貌用語,和小朋友糾紛少了,大家改變了對自已看法,也生活得更愉快了,通過這生活中小事,幼兒從親身體會到了講文明,有禮貌可以使大家生活得更愉快、和諧、團結、友愛。他們留戀熱愛這個集體,也更樂意接受來自老師教育。
二、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讓幼兒發(fā)自內心地使用文明禮貌用語
愛心教育要從幼兒生活環(huán)境開始,由近到遠、由淺到深、逐步升華。比如引導幼兒說:“你從小受到誰照顧?他們怎么照顧你?那你們又該如何對待們? ”諸如這些問題,我們應該開展學會關心,學會愛的主題活動,如:《我愛我家》、《我愛小朋友》《我愛老師》等等,讓幼兒通過親眼觀察,體會老師父母辛苦和關心,增進人與人之間感情,并把這種關心付于行動和言語,當這種活動深入幼兒心靈,他們就會在家里作出愛的行動,如:父母下班回家后幼兒會說:“爸爸媽媽親苦了請喝茶”父母做家務時幼兒會說:“爸爸媽媽我來幫助你”在幼兒園老師上完課有小朋友會跑過來問:“老師你要喝水嗎?讓我來給你捶捶背吧”有小朋友說:“老師您請坐”等等。在和小朋友交往時能學會謙讓、分享,用禮貌用語和別人交往,從而擴大幼兒認識不同職業(yè)勞動,體會他們勞動價值,理解生活離不開各種職業(yè),學會尊重,熱愛集體,禮貌待人。
三、創(chuàng)設與教育相適應環(huán)境
幼兒行為表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受環(huán)境影響,為此,幼兒園應該為幼兒創(chuàng)設符合教育任務和適合不同年齡的幼兒講文明、禮貌的環(huán)境
首先要使幼兒學有榜樣。榜樣來自教師、家長、同伴和日常接觸的人,幼兒特點是愛模仿,尢其喜歡模仿尊敬人們,常常觀察老師并自覺不自覺地模仿老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老師應時刻注意自己言行,老師與老師之間也應熱情,有禮貌打招呼,特別本班老師之間默契、融洽、文明會帶給幼兒潛移默化影響,因此處事要給幼兒做出好示范,真正起到表率作用。
其次讓幼兒有實踐練習機會。在日常生活中,我不僅利用各種各樣機會讓幼兒練習,還注重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些條件使幼兒有更多練習機會,當我發(fā)現(xiàn)幼兒不太會使用協(xié)商辦法來處理與同伴關系時,我就創(chuàng)設一些條件促使幼兒與人協(xié)商。如:幼兒每次從戶外活動后進教室常常出現(xiàn)擁擠現(xiàn)象,我就有意識地站在通往洗室到活動室門口,開始時孩子們從洗室到活動室寧肯從空隙擠過去也不同我商量,請我給他們讓道,后來我就有意識地問站在我后邊小朋友:“你要走過去可我正在門口站著你該怎樣請我讓開呢?”孩子開始和我商量了:“老師請您靠邊一點我要過去”我立刻表揚:“你說得多好呀!本來我站在這里有事,但你這么有禮貌地和我商量,我應該叫你先走過去”。有時我也有意識地為小朋友主動讓道,并使孩子明白我意圖,向我致謝,多次練習使孩子學會了如何與同伴商理著解決問題。進教室擁擠現(xiàn)象減少了,而且常常會聽到“你先走吧!我等一會兒”、“謝謝你”、“不客氣”等文明禮貌用語。
總之,文明禮貌教育應教師長期、不懈地引導與教育,讓幼兒養(yǎng)成一種良好習慣,文明禮貌,然而長期的習慣會給幼兒積極情感培養(yǎng)和促進其交往能力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