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是我國傳統(tǒng)體育項目,是一項靈活、多變、速度可快可慢隔網(wǎng)對擊的運動項目,也是老師皆于容易掌握的運動項目。因此,羽毛球運動項目已成為大眾熱門的健身項目。近幾年,其也成為珠海市體育文化的一部分,從珠海市大眾性羽毛球運動的發(fā)展現(xiàn)狀入手,對珠海市羽毛球愛好者的基本情況,參與羽毛球運動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得知珠海市的羽毛球場常供不應求。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珠海市大眾羽毛球愛好者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查閱體育期刊、雜志、報紙、論文等與本研究有關的國內外文獻資料10余篇。
2.問卷調查法
采用隨機整群抽樣, 對珠海市飛揚羽毛球館、珠海市體育中心、珠海市家樂福羽毛館羽毛球愛好者隨機發(fā)放問卷300份, 回收289 份, 回收率96.3% , 其中有效問卷284, 有效率94.6%,符合本研究要求。
3.訪談法
對各公園、廣場、場館鍛煉者, 羽毛球場館的主要負責人,以及羽毛球協(xié)會有關專家等50多人進行訪談。
4.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用 Excel軟件進行有關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處理。收集、整理調查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珠海市大眾性羽毛球運動的參與人群狀況
1.珠海市大眾性羽毛球人群的主體基本結構特征
從調查顯示,參加羽毛球運動的人群中,男性居多,正是由于羽毛球是一項運動強度較大、競技成分較高的項目。所以在男女的比例上,男性遠遠高于女性。
珠海市大眾性羽毛球愛好者主要是年齡在l850歲之間的人群,未滿l8歲和50歲以上的人群相對較少。究其原因,18歲以下的原因是父母讓其鍛煉身體的。18歲25歲之間人數(shù)偏多的一個原因可能與青年人經(jīng)濟獨立,喜歡能滿足健身、娛樂和社會交往的運動有關;由于生活和工作壓力較大,日益需要自我保健,主動參與羽毛球運動。26歲35歲之間相對較少,是因為這階段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處理家庭和事業(yè)中去了,所以相對參加的人數(shù)會比較少。未滿l8歲的青少年雖有較高的體育消費傾向,但由于經(jīng)濟沒有獨立,不能經(jīng)常到經(jīng)營性場館消費。50歲以上的人群,消費觀念偏向保守,到經(jīng)營性場館的消費有限。
2.珠海市大眾性羽毛球愛好者的職業(yè)結構
珠海市大眾性羽毛球愛好者職業(yè)結構具有以下特征,學生所占比例最高,為28.9%;其次為從事教育系統(tǒng)工作的人員,所占比例為22.2%;第三位的是經(jīng)商人員群體,占比例為15.5%。羽毛球運動相對集中于學生,教育系統(tǒng)和經(jīng)商人員。學生和教育系統(tǒng)這類人群時間比較固定,能夠較好的安排時間運動。而經(jīng)商人員時間比較自由,有充分時間可以用來運動。
3.珠海市大眾性羽毛球愛好者的參與動機分析
在大眾性羽毛球運動的參與人群中,參與動機的排序是強身健體(79.2%)、娛樂及愛好羽毛球(68.0%)、減肥健美(31.7%)、促進人際關系(24.3%),其他(12.0%)。其中“強身健體”和“娛樂及愛好羽毛球”是大眾進行運動的主要動機。
4.珠海市參與羽毛球運動人群的收入情況
參與羽毛球運動的人群月收入水平在2001到3000的人群最多,占32.4%,說明參與大眾羽毛球運動的人群收入屬于中等收入人群。而小于1000元會占相對比較大的比例,是因為這部分人群大多數(shù)都是學生,其經(jīng)濟來源大多來自于父母。
5.珠海市大眾羽毛球運動參與人群用于羽毛球的月消費結構
羽毛球運動消費費用一般包括了場地、羽毛球、球拍、球鞋等相關支出的綜合月均值。珠海市大眾性羽毛球運動的參與人群用于羽毛球運動方面的開支以101元300元占的比例最多,為36.4%,其次是301元500元,為30.0%、100元以下,為19.5%,500元以上,為14.1%。
(二)珠海市大眾性羽毛球運動場館狀況
1.羽毛球場館的現(xiàn)狀
通過訪談調查了解以及結合數(shù)劇分析,目前珠海市市區(qū)的羽毛球場館均對外開放,而且配置也都比較全面。不過羽毛球館不多,每個館子都有一批固定的群眾在鍛煉。但由于這些場館都是處于比較市區(qū)中心,人口多,羽毛球室內外場地均太少,因此,無法滿足我市大眾的需求。
2.場館設施的開放與收費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參與的人群中選擇周一到周五晚上運動的最多,其次是周末,還有一些是專門在早晨的。至于收費方面的問題參與者中覺得收費非常合理的8.1%,比較合理的占44.7%、合理的占27.8%、不太合理占8.1%、很不合理占11.3%。
三、結論及建議
(一)結論
群眾消費動機比較單一,主要以強身健體和娛樂身心為主。消費人群中,職業(yè)穩(wěn)定、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居多老年人和少年偶爾去一下場館打,但不能夠長期的堅持下去,所以,無法成為群眾羽毛球運動的主要力量。部分場館的設施的缺少,滿足不了大眾參加羽毛球運動的需求。
(二)建議
加強羽毛球宣傳,豐富羽毛球消費動機,讓更多的人因為不同的原因參與到羽毛球運動中來。另外,應當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保持價位的穩(wěn)定性。可推出晨練卡、次卡、月卡、季卡、年卡等多種消費套餐,讓老百姓看到實惠,全面服務群眾。
羽毛球場館的設施稀缺及數(shù)量的多少是制約大眾性羽毛球運動開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社會應當加快公益場館的建設與開發(fā),社區(qū)或單位應充分利用小區(qū)、廣場、校園、公園等較為避風的空地多建些室外球場;現(xiàn)有的社會公共性場館應該加大開放力度;營業(yè)性場館應加強管理,延長開放時間;學校、單位場館應轉變觀念,合理利用時間對外有償開放,以館養(yǎng)館,促進良性循環(huán),進而來提高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