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激發(fā)起了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后如何讓其積極性保持持久,是教師感覺比較難把握的問題。本文根據(jù)中學生興趣特點以及本人多年的教育實踐,與大家一起分享下列教學心得體會。
一、了解學生,面向全體
一個班級英語的學習積極性能否持久,在于能否激發(fā)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全班產(chǎn)生共鳴。因此,教師要對所教學生有個全面的了解,真正的備好學生。在英語教學中,根據(jù)學生實際,提出學習目標與學習方法的改進建議,讓每個學生都能分享成功的喜悅,增強英語求知欲,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增進了師生感情,促進每個學生對語言的自覺運用。
二、.熟悉教材,把握全面
興趣是由個性的基本要求與個體對滿足需要的意義的認識相互作用而產(chǎn)生的。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要不斷激起學生對已學知識的回憶,在此基礎上去激發(fā)他們對新知識的追求。那么,老師必須對教材十分熟悉,知道學生已經(jīng)了解了什么,新教材又要求什么,兩者之間有哪些聯(lián)系,等等。此外,作為英語教師,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水平的同時還須了解西方的風土人情,英美歷史,地理概況及名人名著。這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他們求知的欲望,并為他們閱讀帶來方便,激起學習英語的持久興趣。
三、不斷增強語言的新鮮感和趣味性
為了保持學生剛接觸英語時的那種好奇心和熱情度,教師就要努力增強語言的新鮮感,讓原本枯燥無味的語言變成生動的語言。如在對話涉及到Please 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時,可譯成“請多保重”;把I hope so 翻譯成“但愿如此”,把I have nothing to tell you翻譯為“無可奉告”,把See through the world翻譯為“看破紅塵”等。另外,還可以增加一些諺語典故,如No pains no gains “不勞無獲”,All roads lead to Rome“殊途同歸”,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誰笑到最后誰笑得最好”……這讓學生感到一些簡單的語言居然可以表達有意義的漢語,就來了興趣,同時也讓枯燥無味的英語變得形象生動,富有活力,使學生樂于接受,保持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習成績。
四、把學習英語當成快樂的事
培養(yǎng)英語學習興趣持久最重要的是不要把學習英語看作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個不斷學到新知識、新技能、天天有新發(fā)現(xiàn)、天天有新進步、天天有新樂趣的快樂學習和享受學習的過程。
1. 演、逗、畫、唱,讓課堂充滿快樂。
演:教師要充當演員的角色,通過豐富的表情,富有表現(xiàn)力的動作,風趣的語言,啟發(fā)學生猜一猜、說一說、練一練。
畫:在利用英語組織教學中可以以畫畫為輔助手段,用這種通用“語言”,達到少用或不用母語的效果,創(chuàng)設準英語環(huán)境。課堂中的畫應以簡筆畫為主,既節(jié)省時間,又簡單明了,直觀易懂。
逗:教師上課要有相聲演員的表現(xiàn)力,利用英語語言豐富多彩的特點,融知識與講故事、猜謎語、做游戲活動中,不拘一格,全面開放,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興趣。
唱:學唱或遍唱英文歌曲,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學習單詞、語法、句式,讓學生樂于接受,學得快,掌握得牢。
2.利用口訣,簡化難點,使學生順利地攻克難關
現(xiàn)階段的英語教材都較側(cè)重在語言交流中學習英語的運用,在課時少,內(nèi)容多的情況下,將重點或難點知識編成口訣,是化難為易的事半功倍的多快好省的好辦法。在教學中,遇到新的語法內(nèi)容就鼓勵學生自己動手編,并將其作為一項能力賽,課上人人亮出收獲。
3.采取小組比賽的形式
小組比賽非??扇?。首先,小組活動不僅在課堂有限的時間里最大可能地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而且還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獨立自信的用英語進行交流的場所。小組的劃分可靈活多樣,有時同位有時前后;有時橫行有時縱列;有時自由結(jié)合,有時相對穩(wěn)定。教師最后講評。這樣可以滿足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欲望及喜歡競爭的心理,更重要的是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4.從英文電影和電視劇中尋找樂趣
通過觀看英文電影和電視劇來學習英語,這樣不僅可以在娛樂中得到學習,也從娛樂中喜歡上英語這門語言,同時也充分了解了外國的文化和習俗,讓我們對世界更加了解。一些優(yōu)秀的、經(jīng)典的電視作品我們不要只看一次,要反復觀看,認真體會其中的語言、情節(jié)、發(fā)音。這樣會提高我們對英語的語感,也會校正我們的發(fā)音??赐暌院罂梢院屯瑢W們在一起拍個話劇,模仿其中的故事情節(jié),仔細地回味,用心地去演,在實踐中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認真改正。一些好的片段我們應該反復朗讀,銘記在心。
5.用英語組織教學,優(yōu)化課堂環(huán)境
英語是一門語言,要在創(chuàng)設的英語氛圍中多說、多聽、多交際運用,增加英語的輸入量,否則會變成了一腦子的死條條,不會交際感知、模仿。學生學習英語的氣氛本來就不濃,如果英語老師還不營造英語環(huán)境的話,學生就不能領悟到英語這門語言的真諦??梢?,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是何等重要。課前,哪怕是老師一句短短的英語問候,如Good morning!或Hello,how are you?也會馬上把學生帶入情景,接著唱首英文歌曲,英語氣氛就更濃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堂用于要盡量用英語。也許剛開始這樣做,學生會不習慣,可是日久天長,每遇到一句話就先用英語說,然后稍作解釋,接著再用英語說一遍,這樣日積月累,慢慢地學生就會適應。另外,課堂用語還要盡量運用前面學過的句子,這樣既復習了舊知識,又增進了學生的自信心,學生覺得不用老師教也能聽懂,這樣就不知不覺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6.開展內(nèi)容廣泛、趣味多樣的課內(nèi)外活動
通過課外活動,不但能使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還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增加知識面。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愛好開展課外活動。如:課外英語會話,英語手抄報活動,英語墻報活動,英語角活動,英語周末晚會活動等。這不僅不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成績,相反,由于學生在活動中非智力因素得到了活動和開發(fā),能力得到了鍛煉,英語成績會明顯提高,學生會愛上英語。
孔子云:學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俄國托爾斯泰也曾說: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由此,興趣對于學生的求知欲是至關重要的。有了強烈興趣他/她就會喜歡事情本身,就會全身心地、持久地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