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I207.6 文獻標識碼:A
《藤野先生》創(chuàng)作于1926年10月,它對魯迅在仙臺醫(yī)專學習期間的恩師藤野先生作了深切地回憶,含情地向我們講述了發(fā)生在20世紀初那個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而又發(fā)人深省的故事,是一篇精美的回憶性散文。它贊美了藤野先生正直、熱誠、認真負責、沒有狹隘民族偏見的崇高品質;抒發(fā)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真摯、深沉的懷念之情及其憂國憂民決心改變祖國弱國地位的愛國激情,內容極美。本文主要分析其藝術之美。
首先,結構美。《藤野先生》這篇回憶散文,既寫人又寫事,時間前后跨越20年,地點從東京寫到仙臺,又從仙臺寫到東京和北京。但結構嚴謹,中心突出,脈絡分明,記敘井然有序。文章以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組織材料的線索,依據(jù)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和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進行記敘。開頭先寫東京,“也無非是這樣”,流露出作者失望、不滿的情緒,然后用“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這一設問,承上啟下,自然地過渡到下一段,轉換了地點和所寫的內容,引出藤野先生。在第二部分,記敘了作者在仙臺的主要生活經(jīng)歷和與藤野先生的交往之后,以“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引出與藤野先生的話別和離開仙臺棄醫(yī)從文的事。最后寫離開仙臺后對藤野先生的懷念,和把懷念化為實際行動。文章回憶藤野先生這條主線、明線十分清楚,敘事連貫。文中還貫串著一條內在的線索,那就是作者崇高而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作者先前不滿東京和那些“清國留學生”而決意去仙臺學醫(yī),后來告別藤野先生和棄醫(yī)從文,最后把懷念藤野先生化為實際行動,拿筆繼續(xù)戰(zhàn)斗,這一切的基礎都是作者深厚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深深的感激,懷念之情,是同自己愛國主義思想行為緊密相連的,正如文中所寫:“他的對于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y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yī)學傳到中國去。”文章前后連貫,結構十分嚴謹。
其次,語言美?!短僖跋壬返恼Z言精練準確,耐人尋味,常常在看似平淡無奇的語句中,有力地表現(xiàn)了豐富深刻的含義和復雜深沉的心境,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如寫“清國留學生”“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shù)脤W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fā)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這段文字充分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對“清國留學生”的極端厭惡和反感,是最深刻的揭露和最辛辣的諷刺。又如:“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shù)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痹偃纾骸八哪樕路鹩行┍?,似乎想說話,但竟沒有說?!薄捌鋵嵨也]有決意要學生物學,因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說了一個慰安他的謊話?!边@些語言都表現(xiàn)了豐富的感情和深沉的心境。
最后,細節(jié)和事例十分典型?!短僖跋壬飞朴谶x取典型的細節(jié)和事例,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面貌。如寫藤野先生,從他的外貌特征、衣著穿戴入手,去寫他的“黑瘦”“八字須”“戴著鏡”,衣著“模糊”,冬天穿著一件“舊外套”,有時“忘記帶領結”;再寫他“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自我介紹。這就形象地描繪出一位生活儉樸、治學嚴謹?shù)膶W者形象。再通過一些典型事例表現(xiàn)他的精神品質,檢查訂正“我”所抄的講義,糾正“我”所繪解剖圖中的錯誤,對“我”肯解剖尸體的高興和放心及問“我”中國女人裹腳的事,表現(xiàn)了藤野先生對魯迅的熱情關心、耐心幫助和教學工作上的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讀起來特別親切感人。寫“清國留學生”,抓住辮子這個細節(jié)。寫有的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shù)脤W生制帽聳起,像“一座富士山”;有的“解散辮子”,除下帽來,“油光可鑒”。作者通過對辮子的描寫,把這些留洋學生,既要趕時髦,又要對腐敗的清王朝表示忠心的心態(tài)活化了出來。
當然,《藤野先生》還有許多美質,此文不再論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