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TM726 文獻標識碼:A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供電質量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主要探討了當前配電網的現狀,并提出了配網自動化的意義。
關鍵詞:新時期;配電網;現狀;意義
一、新時期配電網的現狀
長期以來,中國電力的主要矛盾是電力的生產跟不上需求,電力缺口一直較大。因此,前些年中國電力投資的重點是發(fā)電廠及輸電網的建設,經過十多年的大投入,電力的需求已在近期能夠滿足需求。當前的主要矛盾出現在配電環(huán)節(jié),由于過去對配電系統投入較少,導致配電網結構不合理。絕大多數城市基本上都是輻射型單端供電,一旦線路故障只能切除整回線路,導致大片區(qū)域停電;配電線路送電能力小,很多地方還使用的八十年代初的線路,線路經常過負荷運行,不但線損高達20%以上,還經常在用電高峰期斷電技術性能落后,現在未改造的配電網幾乎沒有任何自動化可言,一出現事故只能依靠跳閘保護或配變的熔斷器斷電或是人工拉閘,然后再靠人工查明故障點,往往是一點小故障導致一片區(qū)域長時間停電。這些嚴重影響了人民生活和經濟建設的發(fā)展。
國內在90年代末期,開始大力推進配電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與實施。在技術上,國內的配電自動化與國外相比并不落后,尤其在饋線終端裝置和通信上,國內設備能夠采用最新的技術和設備,具有更先進的技術平臺。這些為國內配電自動化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基礎。配電自動化由主站、子站、通信、饋線終端組成。從技術水平的角度看,國內不少企業(yè)己經研制出能基本上滿足自動化要求的產品,技術上講,實現配網自動化已經沒有問題。總體來說,我國各地建設的配網自動化系統還存在不穩(wěn)定、實用化程度差。不過,經過幾年的摸索,人們對配網自動化的功能、系統結構、通信方式及管理體制等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國家有關電力管理部門、專業(yè)學會與協會也制定出了配網自動化技術實施導則、規(guī)范,為進一步更好地開展配網自動化工作奠定了基礎。
二、新時期配網自動化的意義
國家出臺城網改造的政策、資金,并提出要積極穩(wěn)步推進配網自動化。配網自動化實現的目標可以歸結為:提高電網供電可靠性,切實提高電能質量,確保向用戶不間斷優(yōu)質供電;提高城鄉(xiāng)電力網整體供電能力;實現配網管理自動化,對多項管理過程提供信息支持,改善服務,提高管理水平和勞動生產率;減少運行維護費用和各種損耗,實現配網經濟運行;提高勞動生產率及服務質量,并為電力系統電力市場的改革打下良好的技術基礎。
(一)提高供電可靠性,減少故障停電次數和停電時間,故障自動檢測,故障自動隔離,縮小停電范圍,快速實現非故障區(qū)的恢復供電。同時減少因故障造成的電費損失。
(二)改善電能質量,監(jiān)測和改善瞬態(tài)及穩(wěn)態(tài)電壓質量,以優(yōu)質的電能提供給用戶。
(三)提高配網系統的運行經濟性,提高設備的利用率,降低運行維護費用,降低線損,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yè)經濟效益。
(四)提高整個配網地管理水平和計算機應用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實現“減員增效”。
(五)用技術手段來改善用戶服務水平,提高服務質量,提高為用戶服務的響應速度和服務質量,改善故障時對用戶的應答能力,建立良好的供需人機界面,用戶能直接咨詢、報裝、給用戶提供便利。
(六)通過配網系統自動化的實施,真正提高企業(yè)的現代化管理水平,提高供電企業(yè)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
三、結束語
隨著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發(fā)展,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自動化技術應用于配電網中,配網自動化技術會逐步成熟,為配電網安全高效的運行提供技術保證。我們相信配網自動化建設必將為我國的配電網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