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是一個只有200多年歷史的移民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才獨立。它的主要人群是由英法兩國的后裔構成,因此他們的法定語言是英語和法語,許多城市的政府文件也都是英文和法文。例外的是,魁北克是法國后裔聚集的地方,也要鬧獨立,那里的官方語言就只有法語,包括公司的牌子、道路的牌子。有一回我們去滑鐵盧大學參觀,途徑一個小鎮(zhèn)??吹降氖钦麄€地區(qū)的房屋建筑都是德國的風格,當?shù)氐木用褚捕际堑聡暮笠幔以谀抢锇l(fā)現(xiàn),要是沒有汽車來來往往,你根本想不到這是一個21世界的發(fā)達國家的面貌。人們的交通工具主要還是馬車,就像我們在《讓子彈飛》中看到的馬車。
包容學生的不同習慣
一位加拿大督學在講課中和我們做了這樣一個游戲:首先,請大家把兩手合起來,將大拇指動一動;然后,換一種方式,將原先在下面的拇指放在上面,再重新合一合,動一動。接下來換上另一個動作:將雙手在胸前交叉,看看哪只手在上面,然后再換過來試試(大家不妨試一試,當你換上另一只手在上時你一定會感到有點別扭)。他說,這游戲是想告訴我們,每個人固有的習慣是不一樣的,你不能說誰好誰差——兩手交叉、雙臂交叉的時候,你下意識的動作對你來講是最舒服,但對別人卻不一定。
在我們考察一些中小學的時候,發(fā)現(xiàn)校長中女性的比例超出了男性,其中兩所學校的校長是黑人,而副校長卻是白人。這些學校的學生是各個民族的,但他們是平等、歡愉的,有許多還是得到特別的關注的。
這給我們的啟示是:人跟人是有差異的,人跟人也是有區(qū)別的。但是作為教育,必須要包容。我們對每一個孩子都應具有包容之心,不管他是什么人種,不管他具有何種習慣,他的存在必然有他存在的道理。我們作為教師,能給他們的,就是幫助。
給“特殊”學生更多幫助
我在加拿大得到的最強烈的感受是,教育就是給人提供幫助的。我們跑了那么多的學校,聽了那么多講座,掛在專家、教授和校長們嘴上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幫助。我們在加拿大沒有看到一條標語,沒有看到一扇防盜門,甚至一道防盜窗。但是,他們的學校大都有一個專用教室,干什么呢?就是給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使用的。這教室里面有電腦、有廚房,當然,也有教師。比如說考試的時候,有的學生嫌考場煩,他就可以離開自己的考場到這里來考試;上自習課不能及時完成作業(yè),可以到這里來做,而且這里有老師專門給他提供幫助和指導。更重要的是,某些“學習進度慢”的學生,他有老師進行精心的輔導。在一所初中,我們就看到一個老師在陪著一個印度的孩子,一看便知天賦不是太好的。那個校長給我們介紹說,因為孩子的數(shù)學能力比較差,而這個老師是一位專家,專門幫助那些數(shù)學學習有困難的孩子。她就在那兒手把手幫助孩子如何提高運算的能力。
從他們教育部的官員、督學、到校長、老師,都講在加拿大有一個原則:所有的資源向學習困難的學生傾斜,因為這是一個移民的國家,尤其是對母語非英語的學生,一對一幫助是做得很到位的。對方也問了我們對這些學生是什么態(tài)度,我們校長也講,比如對學生特別關愛,不歧視,等等。其實大家心知肚明,如果有學不好的,我們總是巴不到把他扔到其它班上去,最好讓他回家。加拿大對學生最嚴厲的處罰是什么?就是反思,就是請家長帶回去進行3至20天的反思,沒有其它的形式。絕對沒有什么罰站、罰抄這樣的現(xiàn)象。那么,如果這個孩子的家庭情況比較惡劣,本身又是移民,那該怎么辦?那就不會讓他回家,而是選派一位專業(yè)老師單獨為他開課輔導。
他們的教材,甚至是練習冊都是雙語的。就是說,不管你來自哪個語言背景的國家,作業(yè)本子上都有你們國家的語言。目的就是讓那些新移民的孩子能夠盡快的融入加拿大的社會,成為加拿大的公民,成為未來的世界公民。
我們也提倡“人文關懷”,但人文關懷要做到實處啊。我們雖然沒有特殊的教室,沒有專門的教育專家,這是國情。但是我們不能在心理上排斥這些學生,更不能歧視任何學生。尤其是對那些“特殊”的學生,對他們更多一些關愛和呵護,讓他們感受到溫暖,總是可以做到的吧。
注重學生個性培養(yǎng)
加拿大的中小學沒有主科教師、副科教師之分。每個教師都任教一門核心課程,另外再教2至3門,并且一個教師可能就是某一門類的專家。譬如說,我們遇到的一個女教師,她的核心課程是數(shù)學,但是她又是學校戶外運動指導,就相當于我們的體育教練,同時她又是幫助數(shù)學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專家。加拿大的教師學院要提供300個門類的專業(yè)培訓給教師選擇。他們的教師必須是4年本科,一年師范的專業(yè)訓練,通過考試后拿到教師資格證,然后每年都要到社區(qū)學院或者是教師協(xié)會去接受培訓。如果你想任校長,除了教師資格證,還要有其它方面一兩門專長的證書,以及校長資格證書,最后由推薦上任。
我們跑了幾所學校,有的是以運動為特色的,有的是以藝術為特色的。當然,這運動與藝術教育不是像我們的學?!叭巳硕紩粋€”這樣簡單。比如藝術教育,是要幫助學生學會自己會拍電影、拍電視劇的,會自己創(chuàng)作一些后現(xiàn)代的作品的。那些以藝術為特色的學校的學生是自己在那兒設計跳芭蕾舞、爵士舞的。我們到一所學校,正趕上在排練畢業(yè)匯報演出,大型的歌劇、話劇。我想,我們的學校、我們的教師、我們的課程什么時候也能讓孩子由衷喜歡,也許我們的基礎教育也就有希望了。
(作者單位:江蘇省通州市二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