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討急腹癥病情的觀察及護理.
【關鍵詞】急腹癥;觀察;護理
急腹癥是外科常見病之一,其特點是以急性腹痛為主要癥狀;發(fā)病急驟;病情復雜多變,臨床若未得到及時處理,往往導致不良后果出現(xiàn),嚴重危急生命,需予以足夠的重視,故醫(yī)護人員必須熟悉掌握急腹癥的發(fā)病原因,發(fā)展規(guī)律,及時采取有效的搶救措施,挽救病人的生命,從而提高護理質量。
臨床資料
我院外科2007.6月-2007.12月,共收治急腹癥患者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齡為12-70歲,病程為2小時-3天。
觀察及護理
1、生命體征的觀察:注意觀察病人的全身情況,測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注意其變化,注意有無脫水,酸中毒或早期休克的表現(xiàn),如血壓下降至7/5KPa,脈搏100次/分以上,則病人處于休克狀態(tài),常見于創(chuàng)傷性內(nèi)臟破裂大出血、宮外孕、絞窄性腸梗阻、胃腸穿孔等,應及時搶救。若體溫增高并伴有白細胞增多者,多見于腹膜炎,急性膽囊炎,闌尾炎、腸套疊、內(nèi)臟破裂等。口唇及甲床發(fā)紺是缺氧現(xiàn)象,應及時吸氧。
2、腹痛的變化:腹痛是急腹癥病人共有的癥狀,是由病變局部對所在器官神經(jīng)刺激傳導致大腦皮層中樞而感覺的,故痛的部位與神經(jīng)的供應和刺激的性質有密切的關系。故應注意腹痛的性質、程度、范圍的變化,腹痛的部位有無轉移,有無放射性疼痛及放射的方向及部位,注意觀察病人的表情和體位姿勢,注意有無腹膜刺激證。此外,注意腹脹的程度,排氣情況及大小便等,注意嘔吐物的量、色、味等。
3、急腹癥病人的四禁:急腹癥病人在未明確診斷前,應嚴格執(zhí)行四禁,即:禁用嗎啡類止痛劑,以免掩蓋病情,延誤診斷。禁飲食,禁服瀉藥,禁止灌腸,以免造成炎癥擴散。明確診斷后,可依病情進行處理。如果膽道蛔蟲癥陣痛發(fā)作的,可適當用解痙止痛劑,小兒腸套疊,可用鋇劑灌腸復位。
4、胃腸減壓:胃腸減壓可減輕腹脹,緩解消化道梗阻,經(jīng)常檢查吸引效果,注意胃管的深度,及時調整深度和用生理鹽水沖洗管腔,適時口腔護理,防止口腔并發(fā)癥。
5、臥位:對無休克,血壓穩(wěn)定者,一般采取平臥或病人感覺舒適的體位,急性腹膜炎者,應采取半臥位。
6、飲食與補液:急腹癥病人在觀察與治療初期需禁食,待腹痛好轉,無嘔吐、腹脹、腸蠕動正常后逐漸恢復飲食,在禁食期間,需要適時補液維持水與電解質的平衡,供給營養(yǎng)。要保持輸液的通暢,注意輸液的速度,防止肺水腫和腦水腫的發(fā)生。
7、抗感染藥物的應用及護理:使用前詳細詢問過敏史,做好藥物過敏試驗,觀察皮試反應,抗生素藥物要現(xiàn)用現(xiàn)配,減少過敏反應與提高藥效。
8、做好術前準備:外科急腹癥病人大多數(shù)需緊急手術。故在觀察中須做好術前準備。收集各項化驗標本送檢,及時收取報告單,一旦決定手術,盡快做好皮膚準備,充分做好術前的準備工作,向病人及家屬說明治療的重要性,積極的接受治療。
9、書寫記錄:常規(guī)書寫觀察記錄,各項檢驗結果及相應的處理結果,特別注明時間,簡單明了,內(nèi)容正確,它不僅是診斷治療的重要資料,也是法律的重要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