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總結氣管切開術患者在氣管切開后,氣道管理經驗和管理效果觀察。方法 對我校附院56 例氣管切開患者切開術后管理效果進行整體化護理。結果 整體化護理措施在氣管切開術后的患者中實施效果良好。
【關鍵詞】氣管切開;術后護理
氣管切開術是搶救和治療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氣功能的重要措 施之一【1】,可減少呼吸道解剖死腔的50%,增加有效通氣量,也便于吸痰、氣管內滴藥及加壓給氧等。作為有創(chuàng)人工氣道,加強氣 道管理是提高重癥患者搶救成功率及防止并發(fā)癥的關鍵。現將我院 ICU室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6例重型顱腦疾患氣管切 開術后氣道管理體會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56 例為行氣管切開術的患者,其中男性36 例,女性20 例,年齡24~78 歲。損傷類型:腦挫裂傷并顱內血腫27 例,原發(fā)性性腦 干損傷20 例,腦挫裂傷并肺損傷9 例。本組病人術后加強氣道濕化,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合理應用抗
生素,使氧療有效進行,無并發(fā)癥發(fā)生。
護 理
1.合理的氧療
1.1氧氣的濕化 用蒸餾水作為氧氣濕化液,每日更換1 次,并 用0.2%過氧乙酸液浸泡濕化瓶每周2 次,再用蒸餾水沖凈干燥備用,既可有效地抑制細菌增長,也預防了院內感染,且對病人安全無害。氣管切開患者進行氧療時,應首選濕化瓶內氧氣管口裝配有細砂樣 多微孔金屬頭的給氧裝置,以使氧氣經過濕化瓶時形成許多細小氣泡,增加氧氣與水的接觸面積,加大氧氣濕化程度。
1.2氧氣的溫化使用加溫濕化者,特別是使用機械通氣者,應測量濕化器水溫及呼吸道入口處溫度,以防呼吸道灼傷,一般為32~35℃。
1.3 氧飽和度的監(jiān)測用脈搏血氧定量法測定氧飽和度SPO2,若發(fā)現SPO2下降,首先檢查傳感器是否松動,當其低于90%,立即抽取動脈血檢測血氣,并加大氧流量。
2.氣道的濕化和霧化
2.1 充分的氣道濕化是保證呼吸道暢通、防止肺部感染的關鍵。氣管內滴藥用注射器將滴入的藥物由氣管套管口滴入,每15~30 分鐘1 次,每次3~5 滴,速度不宜過快,以免誘發(fā)咳嗽,影響有效通 氣量。
2.2 超聲霧化吸入 霧化吸入是利用氣流或超聲波聲能化為動 力,將濕化液撞擊成微細顆粒懸液于氣流中進入呼吸道,用以治療 呼吸道炎癥、稀釋痰液、促進排痰【2】。但較長時間的霧化可致患 者血氧分壓下降。為了避免心肺功能損害的病人或血氧分壓低的患 者霧化后缺氧,臨床護理中采用小容量、短時間間歇霧化法,每2 小時霧化吸入10 min,效果較為滿意。
2.3 濕化液的選擇、量與溫度 氣管切開病人每日由呼吸道失水 約200 ml,濕化液的量應大于正常需要量,臨床上生理鹽水或無菌 蒸餾水200~250 ml 為宜。濕化液的溫度保持在32~35℃。
2.4 正確有效的排痰
2.4.1 吸痰時機選擇 當病人咳嗽、呼吸困難、聽診聞及濕羅音、通氣機報道壓力升高、氧分壓及血氧飽和度突然下降時再吸痰。若 不視病情頻繁吸痰,不但易損傷呼吸道粘膜,還會使呼吸道受到刺 激,使分泌物增多。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既可做到及時吸痰,又減少 不必要的吸痰。
2.4.2 吸痰前后充分吸氧吸痰前后若不給病人高于原來使用的氧 的濃度,氣管內吸痰將導致低氧血癥。使用機械通氣的患者,在吸 痰前后2 min 均應加大吸氧濃度(一般為100%),不必過度通氣,吸 幾口氧立即吸痰。患者吸痰前后若需使用人工呼吸氣囊供氧時,宜 根據呼吸囊的型號供給呼吸囊氧流量的大小、囊袋的容量、擠壓的 力與率等,為了達到預期使用效率,必須確保15 L/min。
2.4.3 吸痰前氣管套管內不能滴注生理鹽水滲透壓高的濕化液對 氣管粘膜具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粘膜的炎癥反應。鹽水與呼吸道分 泌物并不能混合成易被吸出的較稀分泌物。氣管內的鹽水注洗既影 響氧合作用又易增加感染機會。
2.4.4 選擇粗細適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宜選用軟質、圓頭一次性硅 膠導管,以免造成感染,外徑應小于氣管套管內管直徑的1/2,這樣 有利于空氣進入肺內,預防過度負壓所致的肺不張。
2.4.5 吸痰方法每次吸痰前先將吸痰管放于無菌鹽水中,以測試 導管是否通暢和吸引力是否適宜,然后將吸痰管徐徐插入內套管 10~12 cm,向上提取時,邊退管邊旋轉吸引,動作宜輕巧。同一部 位吸引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損傷氣管粘膜,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 秒,以保持SPO2正常。痰一次不易吸凈者,先吸氧或連接呼吸機,待SPO2回升后再進行吸引。
2.4.6 密切監(jiān)測病人的心率、心律、血壓和血氧飽和度如果病人 出現心動過速、早搏、血壓下降,甚至意識有變化,應立即停止吸 痰,給予吸氧和呼吸機輔助呼吸。
2.5 預防感染
2.5.1 氣管切口的護理及時清潔病人頸部切口周圍皮膚,每日局 部換藥2 次,若敷料污染及時更換。
2.5.2 嚴格無菌操作吸痰時,應先吸氣管內后吸口腔、鼻腔內的 痰液,必要時戴無菌手套,以防污染氣管造成感染。按時嚴格消毒 霧化器接管、呼吸機螺紋管、氧氣濕化瓶,盡量使用一次性物品。
2.5.3 加強口咽部護理根據口腔pH 值選用口腔清洗液,pH 值高 時選用2%~3%的硼酸液擦洗,pH值低時選用2%的碳酸氫鈉擦洗,pH 值中性時用1%~3%的雙氧水或生理鹽水擦洗,每日2~4 次,防止口腔感染。
討 論
氣管切開的患者,在護理要求上比一般患者要高,其身心均需 要我們醫(yī)護人員細心兼顧到位【3】。綜上所述,整體化護理在氣管 切開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56 例患者的護 理經驗,在合理的氧療,氣道的濕化和霧化,正確有效的排痰等方 面的具體措施,具有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蔣小四.重型顱腦損傷氣管切開術后的護理體會[J].中 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11(14).
[2]于珍,李燕,李仙鳳,王宗英,羅凈.氣管切開氣道持續(xù)微量濕 化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05).
[3]江東紅,曾濤.氣管切開病人ICU 內肺部感染分析與護理 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3):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