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收獲數學。從兩個方面論述了怎樣讓學生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體驗快樂:良好師生關系是學生快樂學習的前提;自主探究是學生快樂學習的關鍵。
關鍵詞:快樂學習;師生關系;自主探究
由于我們過分追求高分,致使好多學生剛剛上學就產生厭學傾向,使得原本活潑可愛的中學生失去了他們的天性。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該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收獲數學。下面是我在初中教學中的幾點做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快樂學習的前提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一種信任、平等、互助、互尊、互敬的關系,要想讓學生熱愛自己,老師就必須先愛護和關心學生,做他們的良師益友,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感受到與老師在一起的快樂。只有這樣,學生才喜歡老師,才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科目,才會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因此,在學習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數學教材時,我總是面帶微笑地出現在學生面前,充分信任、理解、信任和愛護每一位學生,把他們當做教學中的合作伙伴,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信任和關愛。這樣學生就會處在最佳狀態(tài)之中,因此,他們就會自覺快樂地參與教學活動。
二、自主探究是學生快樂學習的關鍵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腦力勞動中最重要的不是讀書,不是記住他人的思想,而是讓本人自己去學習、去思考。”只有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學生的大腦才會處于積極狀態(tài)之中,他們的思維才有方向,才能獨立探究知識,才能快樂地學習。因此,在學習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數學教材時,我常常采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己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的知識會更加牢固,他們的積極性也會更高,進而能夠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例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時,我沒有照本宣科地給學生講解什么是相似三角形,而是讓學生自學教材,然后把自己的問題提出來,并選擇共性問題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解答,最后全班交流。
大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苯o我們道出了“樂學”的含義。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就應該想學生所想,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樂學。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潛心研究,我們的數學課堂一定會成為學生的樂園。
參考文獻:
[1]吳瑞英.追求數學課堂的“數學味.中學教學參考,2011(23).
[2]劉錦宗.活學生的快樂因子,做數學課堂的主人.小學教學參考,2008(30).
(作者單位 四川省廣安市前鋒區(qū)前鋒中學)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