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圍繞小學英語趣味教學方法這一話題集中展開了分析與探討,主要講述了兩種方法:游戲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
關鍵詞:趣味教學方法;游戲教學;情境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在于充分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以及積極性,以此促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策略。這就要求我們小學英語教育工作者必須充分保證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形式等的趣味性,以此充分迎合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帶給他們耳目一新強烈新鮮感的同時,促使他們自覺、積極且主動地投入相關英語知識點的學習活動之中。
一、游戲教學法
游戲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形式,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主觀學習特點,將具體的英語教學內容巧妙融入多姿多彩、生動活潑的課堂游戲活動之中,這樣既可有效誘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及熱情,還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們實現對于所學英語知識點的進一步復習、鞏固,有利于其英語知識體系的逐漸完善。
例如,人教PEP三年級下冊Unit5 Do you like pears?涉及眾多水果的英語單詞,要求學生經過專業(yè)、系統(tǒng)的學習對本章學習到的單詞進行良好的記憶??墒牵W生本身就對單純、死板的單詞記憶方式較為抵觸,更談不上利用此手段實現單詞的有效記憶與掌握了。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愉快的環(huán)境、設計有趣的活動來吸引學生,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在熱身環(huán)節(jié),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猜謎游戲,吸引學生注意力并復習舊知。
T:Look,it’s a rainbow.Oh,it’s beautiful!
What colour do you like?I like purple.(師舉例,引導學生用I like...回答)
S1:I like yellow.——pears(T:What are they?Ss:pears.)
T:How many pears can you see?S:I can see...
T:Do you like pears?Ss:Yes,I do./No,I don’t.
S2:I like green.——watermelons
S2:I like orange.——oranges
T:Look,I like pink.Can you guess?What are they?Ss:peaches.
這一部分通過夢幻的、色彩斑斕的彩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通過學生已學的顏色,自然而然地通過猜謎游戲,過渡到學生學過的水果,以及會起到過渡作用的“I like...”句型。如此,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以及熱情,同時也降低了學習的難度。
二、情境教學法
相對于漢語,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在我國始終缺少一種良好的學習土壤與環(huán)境。這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必須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實際經驗出發(fā),有意識、有目的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與英語學習內容密切相關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在這熟悉、親切的學習氛圍內主動去感知、去體驗,在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其產生強烈情感共鳴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實現對于所學知識點的更好理解與深刻感悟。
如,在教學人教版pep小學六年級上冊Unit2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這一章節(jié)的相關知識點時,我首先向學生展示了一張表示位置與方向的當地地圖,并邀請兩名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對話:
A:Excuse me.Where is the library?
B:Go straight ahead and take the second right.The library is on your left,opposite the museum.
A:Thank you very much.
B:You’re welcome.
隨后便鼓勵其他學生兩兩結合,自由組成小組進行對話的演練與實踐。問路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如何用英語問路或者幫助別人找到正確的地點更是他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因此,上述情境不僅充分契合了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有效調動了其參與熱情及積極性,促使他們在積極昂揚的狀態(tài)下快速融入學習與練習的活動之中,而且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促使學生在實際演練中切實提升了自身的實踐運用能力,真正貫徹與落實了英語教學“學中用,用中學,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最終教學目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蔽覀冃W英語基層教育工作者必須依據小學階段學生的主觀學習特點,靈活而巧妙地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些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切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趣味教學方法,以此在激趣、導趣的同時,真正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顯著提升與進步。
(作者單位 湖北省利川市都亭第一小學)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