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排球教學中,多注重手上技術的教學,而輕視步法上的重要性,自從排球規(guī)則規(guī)定可以用身體任何部位觸球后,運動員們所要移動的范圍更廣,步法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排球比賽中,步法的好壞直接影響比賽的結果,因此,對排球步法的教學進行分析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排球;步法;教學
前言
排球運動是由兩隊每隊六人組成的,包含一系列復雜的配合過程,各項技術間的銜接的隔網對抗性運動項目。為了使排球比賽更加吸引觀眾,更加符合現代商業(yè)體育的發(fā)展,國際排聯規(guī)定可以用身體的任何部位觸球,此后排球運動員的跑動范圍、次數及運動強度大大的增加,甚至可以經常看到運動員飛身救球的場景,當今排球正向著“更高、更快、更靈活”的方向發(fā)展,在各學校開展排球普修課的同時也同時面臨著因課時少,使學生只能在有限的課時里學到老師認為最重要的基本手法:傳球、墊球、扣球、發(fā)球和攔網。為了在學校提高排球課的教學質量,老師在排球教學中應將步法與手法兩部分合理兼顧,加大對步法的重視。
1.步法對技戰(zhàn)術的影響
1.1步法對技術的影響
排球運動的步法主要分準備姿勢與基本步法(滑步,交叉步,綜合步等)。因排球速度快,場地有限,相對來說排球速度較快,一名優(yōu)秀的排球運動員的發(fā)球球速達到約200公里每小時,這就要求排球運動員要有熟練的步法才能將球傳到理想的位置。因此快速準確的起動是手上技術發(fā)揮出來的前提。在排球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手型、手法、合理的觸球部位及擊球時機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但在實踐中,多數學生因沒有掌握步法的移動,對步法與各技術間的關系了解甚少,造成意識差,反應慢,上下肢有明顯的“脫節(jié)”現象。想擊好球,但腳動不了,常出現用手去撈球的現象,影響了排球技術水平的提高。相反,部分步法移動靈活的學生掌握技術就較快,并在比賽中能較好地運用所學的技術。這就說明了“步法”是學好排球各項技術的基礎,并對各項技術動作的運用起著串連作用。因此,在排球教學法中應將各技術的“步法”教學貫穿到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去。在排球中由守轉攻一般要通過二傳將球傳至三號位或四號位進行扣球、輕吊進行進攻,而二位傳球到位除了手感要好,更重要的是要提前預判,快速移動在合理的位置擊球;在排球中得分的主要手段是扣球,威猛、力大十足的扣球是排球比賽的精彩看點,也是提升氣士的有效手段,而若步法不到位可能導致扣球點過低或擊球無力,所以以至于現在在國家排球隊中扣球的后三步步法也列入訓練的重點。
1.2步法對戰(zhàn)術的影響
排球是一項集體性運動項目,這就不免談到戰(zhàn)術在比賽中的作用,而戰(zhàn)術的配合與在比賽中的發(fā)揮剛與技術息息相關,而技術的主要構成部分是手法與步法。排球有自身一套戰(zhàn)術系統,而這一戰(zhàn)術系統中步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在防守中步法顯得更為重要,在進攻時二號傳球手很巧妙的傳了個背飛,三號位或四號位攻手因步法移動不到位則直接影響隊員之間的默契配合;在防守時六號位排球隊員,他沿底線左右移動去接球,當防左邊的來球時就需要最后一步是左腳在前,而防右邊的來球時就需要右腳在前,左右腳前后的錯誤可能會影響防守技術的發(fā)揮,進而影響下戰(zhàn)術形成。由此可見,步法無論在排球進攻或是防守時都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2排球步法教學步法應注意問題
2.1教師要重視對步法的教學
在手法教學中穿插著步法教學與訓練會讓學生更深層次的加深對排球這一項目的認識,對于初學排球的學生來說可以先只教步法,因為排球比賽中不僅僅是快速進攻中需要步法,而且在防守中的傳球、接發(fā)球、攔網以及扣球都需要步法,所以從初學排球者就進行步法教學有利于從一開始就形成良好的移動步法技術,在以后的比賽中能非意識、快速、精確地將球擊出。
2.2加強對步法準備姿勢的訓練
所謂準備姿勢就是為了排球運動員看到球后更快速判斷并以最短時間內啟動的一個準備工作。我們在觀看一般水平的排球比賽中時??吹竭@樣的場景,排球運動員等已經到了向前才開始做相應的準備動作,在這種突然急促的情況下作出擊球動作往往會因為準備不充分而導致擊球達不到理想的區(qū)域,現在排球運動員的身體越來越趨向高大化,力量化,優(yōu)秀選手所擊出的球速非??欤魶]有提前的準備姿勢很難在比賽中獲勝,這不僅是一種技術性問題也是一個排球的一種意識問題。所以體育教師在教授步法時應該將步法分步驟來教學與訓練。排球與籃球的準備姿勢有很多的相似處但排球的準備姿勢根據來球情況的不同可分為稍蹲、半蹲與全蹲等3種,教師在教學中不僅教會學生怎樣做好三種準備姿勢還要教授在何種情況下采用哪種準備姿勢。一般情況下面對對方的大力扣球應全蹲準備姿勢,全蹲準備姿勢時髖部低于兩膝,半蹲準備姿勢時兩腳站立稍比肩寬,重心在兩腳的前腳掌上髖部高于兩膝,便于判斷后快速位移來完成擊球動作,這種準備姿勢一般運用在接發(fā)球、接扣球以及防吊球上,稍蹲是面對對方過網較高進攻力不大的來球,這時應兩腳與肩同寬,兩膝微屈,兩肘自然彎曲,兩眼集中精力注視來球的方向。準備姿勢與移動技術之間緊密聯系,至于運動員采取何種準備姿勢,取決于來球的性質.因此,移動。體育教師在教授這三個基本的準備姿勢的前提下更要讓初學者在練習排球時要在比賽中有根據來球情況提前做好準備姿勢的意識,技術可以在后期訓練中立竿見影的學習而提前做好準備姿勢的意識若在剛接觸排球訓練與學習沒有得到很好的深化則在后期很難改進。
總之,步法中準備姿勢的教學與訓練要得到很高的重視,并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強化。
2.3排球步法的教學應貫穿整個課堂
排球技術中步法的練習應貫穿于排球整個教學課堂中來,而不是簡單的看做在某一階段學習的單一內容,因為步法的作用是與手法連接在一起的,與技戰(zhàn)術是息息相關的,因此,在上排球課的約前15分鐘的準備活動中就應安排適應強度的與步法訓練相關的準備活動,這在體育專業(yè)術語中稱“專項準備活動”可安排單純的短距離折回跑來鍛煉學生們的反應靈敏性,當然教師也可以適當的把步法專項準備活動與游戲結合,這樣即起到了訓練的效果,學生在訓練中也不會覺得很枯燥。在排球課堂中也可以穿插步法的教學,若本節(jié)課教授內容是手法某一技術動作,在教學中可將移動中的手法進行練習,這樣無形中就將步法也同時訓練了,在課堂快結束時,體育教師可以進行一場小比賽,可以將步法在場上得到充分的運用,達到“以賽促練”的效果,總之,排球運動中的步法是排球基本功的基礎,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使學生掌握好學習各種戰(zhàn)術所需要的基本步法,通過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正確選擇教學方法,結合各項素質和基本功的練習,促進學生上、下肢的協調、全面發(fā)展,才能有效地提高排球教學水平。
3 結論與建議
3.1排球的步法與手法是同樣重要,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大對步法的重視。
3.2準備姿勢是教授好排球步法的基礎與起點,因此在教學與訓練中應狠抓二、三步短距離的快速反應、快速起動的移動訓練,從而保證比賽中高速度、高質量地完成各項擊球技術。
3.3 教授排球步法,是為了身體更合理的接近球,更好地完成擊球技術,所以在平時的教學訓練中,應樹立練戰(zhàn)結合的思想,各種訓練手段的選擇要模擬比賽,結合實戰(zhàn),真正做到以練為戰(zhàn),適應比賽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黃輔周等,排球.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1.9
2.韓盛祥等,排球后排防守應重視判斷能力的培養(yǎng),山東體育科技,1990,(2):20
作者簡介:
李學良(1985-),男,漢族,河南省洛陽人,運動訓練專業(yè),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