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在《小學教師與民主運動》一文中提出,要取得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解放學生!“六大解放”即解放兒童的頭腦,使之能想;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之能干;解放兒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兒童的嘴巴,使之能講;解放兒童的空間,使之能接觸大自然和社會;解放兒童的時間,不逼迫他們趕考,使之能學習自己渴望的東西。他的這一思想對當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嘗試在語文教學中積極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解放兒童的頭腦,使之能思。
“人生兩件寶,雙手與大腦”。陶先生指出,“我們要發(fā)展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先要把兒童的頭腦從迷信、成見、曲解、幻想中解放出來”。因此,我們在日常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要引導學生擺脫一切束縛其思想的觀念、方法,開拓思路,養(yǎng)成多角度、多立場看待問題、分析問題的習慣,從而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力。
例如教學《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一文時,我鼓勵孩子們大膽想象,填補空白,想一想小伙伴們會如何和荷葉一起嬉戲、玩樂。
師:如果你就是荷葉的好伙伴——蝴蝶、蟈蟈、星星、新月,你又會做些什么呢?請你仿照書上的句子試著來說一說。
生:蝴蝶來了,在荷葉上跳舞。
生:蟈蟈來了,在荷葉上開音樂會。
生:星星來了,在夜空中對著荷葉眨眼睛。
生:新月來了,給荷葉講故事。
師:看著這幅畫面,想象一下,又有誰會來呢?小組合作一下,再把想到的寫在那片荷葉上。(這是我事先下發(fā)給每小組的紙荷葉)
生:青蛙來了,在荷葉上放聲歌唱。
生:小蝌蚪來了,在荷葉下藏貓貓。
生:蜻蜓來了,在荷葉上休息。
生:鴛鴦來了,在荷葉下說悄悄話。
師:如果你就是荷塘里的大荷葉,小蜻蜓的舞姿,你靜靜地看著,雨滴的歌唱你靜靜地聽著,大家嬉戲的情境你都看在眼里,你心里又是一番怎樣的感受呢!
生:我感覺自己也很快樂。
生:我感到自己是幸福的。
這樣的訓練使學生的想像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他們將平時的生活與課本中的情境聯(lián)系在了一起,很有童真,很有趣味。同時,利用句式進行構段訓練,讓小組學生充分合作,分享了教學的智慧。
二、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之能干。
一位教育家說過,“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碧招兄赋觯骸笆趾湍X一塊干,是創(chuàng)造教育的開始?!痹谡Z文學科里也可以將閱讀教學與實踐操作相聯(lián)系,如:學完《九寨溝》一課后,讓學生把眼前出現(xiàn)的九寨溝的美景畫下來,再把自己的畫用文字寫下來。于是,便出現(xiàn)了“百果樹”——一棵能結(jié)一百種水果的樹;成群結(jié)隊的梅花鹿在森林中游戲;“五花池”中的彩石突然有了靈性,能隨溫度變化顏色;他們可能戴上能聽懂各種動物語言的“獸語器”和九寨溝的小動物進行交流等等。在看完孩子的作品后,我不得不被學生那獨特而富有童話色彩的想象力折服。
因此,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環(huán)境與氛圍,讓學生在活動中親手操作、親自經(jīng)歷、親身體驗,從而獲得能力和情感的發(fā)展。如參加德育基地實踐活動后有孩子這樣描述:“這三天中,我們上了泥塑,電子積木,彩泥畫等課程。我最喜歡的是電子積木,只有通過導線,電流才會暢通無阻。我興奮地做了起來。當連接完最后一根導線的時候,小燈泡漸漸亮了起來。看到這一幕,我興奮地緊緊握住了旁邊同學的手。”(五(3)班 高軼豐)。正如陶先生所說:“古今中外所發(fā)現(xiàn)的第一流的真知灼見,無一不是從做中得來的。”
三、解放兒童的眼睛,使之能看。
眾所周知:牛頓是通過眼睛觀察到蘋果落地的現(xiàn)象,才去努力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瓦特發(fā)明蒸汽機是源于觀察開水燒開時壺蓋被水蒸氣掀動的緣故。陶先生說:“小孩不視便是瞎孩子?!薄拔覀円雱?chuàng)造新民族,只能提倡科學地看。”因此,他極力主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的習作《我的發(fā)現(xiàn)》,為了使學生有更加真切的感受和想法,我?guī)W生來到了美麗的校園中。孩子們就好像一群小鳥,有的來到了海棠園中有的來到了中央大道邊的香樟樹下;有的成群結(jié)隊地來到了小公園雕塑下,一個個擦亮了眼睛仔細地尋找著什么……短短的一節(jié)課后,我聽到了孩子們各種各樣有趣的發(fā)現(xiàn):
“我發(fā)現(xiàn)海棠花的花瓣是五片,顏色是淡粉紅色的,有的是白色的,還有蜜蜂來采蜜呢!”
“我看到香樟樹很高很綠,樹杈上還有一個鳥窩呢,只是里面沒有小鳥,而且,我還有一個重大的發(fā)現(xiàn),把樹葉一搓,居然有一種清新的香味,真好聞!怪不得這種樹叫‘香樟’呢,真香!”
四、解放兒童的嘴,使之能談。
陶行知主張“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在課堂教學中如能讓學生帶著疑問進入課堂,又帶著疑問走出課堂,對于知識的領會和理解以及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靈感有重要的意義?!皟和瘧斢醒哉摰淖杂?,有話直接和先生說,并且高興的心甘情愿的和先生說?!?“小孩子得到言論自由,特別是問的自由,才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币虼?,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解放孩子的嘴巴,讓他們有更多的說話機會。
例如:在蘇教版四年級上冊中有這么一篇課文《秋天》,其中有一節(jié)是這樣的:“蘋果嚷著冷了,要穿紅襖;葡萄嚷著冷了,要披紫袍?!边@一節(jié)是描寫秋天的水果成熟了,用了擬人的手法寫的生動又形象。這時看孩子們的模仿說吧:“香蕉嚷著冷了,要披龍袍;石榴嚷著冷了,咧著嘴在笑?!笔遣皇呛苡腥つ??放手讓學生大膽的說,驚喜是無處不在的。
五、解放兒童的空間,使之能接觸大自然和社會。
陶行知說:“我們要解放孩子的空間,解放了空間,才能搜集豐富的資料,擴大認知的眼界,以發(fā)揮其內(nèi)在創(chuàng)造力”因此,我們要給學生機會,讓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引導他們觀察、探索、欣賞,以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啟發(fā)其想像力,觸發(fā)其靈感。
解放兒童的空間,對作文教學的作用很大。作文內(nèi)容應該來自生活,讓學生去觀察體驗生活,去思考提煉生活,去反映表現(xiàn)生活。我的作文課堂是開放的,如要寫一項體育活動,我就和體育老師一起組織學生參加游戲,開展比賽;如要寫一個實驗過程,我就和科學老師精心準備,演示實驗,還讓同學們動手操作;習作課上,同學們走出了課堂,暢游于校園內(nèi),佇立于校園里那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前、新布置的宣傳櫥窗……解放了學生的學習空間,有利的教學資源被開發(fā)了,豐富多彩的生活闖進了孩子的視野,留諸于他們的筆端,他們再也不覺得無話可寫而愁眉苦臉了。
六、解放兒童的時間,使之學習自己渴望的東西。
現(xiàn)在的孩子,除了上學,一切空余時間皆被各種各樣的補習和所謂的興趣班填得滿滿的。學生沒有一點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而在小學階段,孩子的接受能力、模仿能力都是極強的,可塑性也是巨大的,如能抓住這樣的契機,對學生進行教育,使之能學習到自己渴望的東西,讓他們能放開手腳的去學習,在自己的時間里,在自己喜愛的東西學習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潛能會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出來的。因此,在課余及假期中,我盡量會少布置一些筆頭作業(yè),而是讓學生能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可以適當?shù)亟o他們一些參考,如看一本書,看一場電影,種植一種花卉,觀賞一場球賽,進行一項體育鍛煉等,我相信將這時間完全交給學生,讓他們擁有不同的經(jīng)歷,這樣可以使少年兒童積累經(jīng)驗,擁有豐富的知識。
總之,生活是語文教學的土壤。我們語文教師應學會用生活的方式教語文,讓學生們學會用生活的方式學語文,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語文資源,使語文教學呈現(xiàn)出了勃勃生機,為語文教學打造了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