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曲靖地區(qū)女大學生痛經現(xiàn)狀。方法:整群隨機問卷法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通過條件篩選對515例痛經女大學生進行了調查,偏頗體質占了311人,占60.4%;復合體質者367人,占71.2%。偏頗體質按其分布比例由高至低排序為:陰虛體質﹥氣虛體質﹥氣郁體質﹥陽虛體質﹥痰濕體質﹥血瘀體質﹥濕熱體質﹥平和體質﹥特稟體質。結論:女大學生痛經人群多存在偏頗體質和復合體質。農村生源學生痛經發(fā)生比例較高,這與生活習慣、飲食偏嗜和營養(yǎng)狀態(tài)有較大關聯(lián)。
關鍵詞:痛經;中醫(yī)體質;女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304-01
痛經是指婦女每值經期或行經前后或月經期出現(xiàn)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則劇痛暈厥的病證。其發(fā)病率高,已成為婦科常見病、多發(fā)病, 極大地影響了年輕女性的生活與工作。為進一步了解女大學生痛經現(xiàn)狀及不同體質痛經的發(fā)生情況,我們對曲靖某高校的515名女生進行了整群隨機問卷調查。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曲靖地區(qū)某高校的515名在校女生,年齡17~25歲之間,平均在20.07±1. 06 歲。調查共發(fā)放515份問卷,以自愿為主,收回有效問卷515份,回收率為100%。
1.2 方法:
采用整群隨機問卷調查的方法調查王琦教授編制的中醫(yī)體質分類與判定表和自制的痛經調查問卷。采用Epidata 3.0軟件錄入建立數(shù)據(jù)庫,應用SPSS11.3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4 結果
1.4.1 個人基本情況及生活習慣: 個人基本情況包括了年齡、身高、體重、家庭住址四個方面。其中年齡年齡平均在20.07±1. 06 歲,在17-25歲之間。身高在145cm-174cm之間,平均數(shù)為158cm±49cm。體重38kg-90kg,平均在50.5kg±6.04kg。家住農村365人,占了70.9%,在痛經的發(fā)生人數(shù)比例中,農村生源占了絕大多數(shù)。
生活習慣調查:每天吃早點78.3%、經常吃冷飲80%、經常吃甜食63.5%、經常吃肉食68.5%、經常吃辛辣刺激食品59.4%、睡眠好54.6%、經常冷水洗足63.5%、經常鍛煉身體80%。這8個方面中,偏嗜肉食多、偏嗜辛辣食品多、身體鍛煉少三個方面對體質影響比較大,在一定程度是導致偏頗體質,發(fā)生痛經的重要原因。
1.4.3 月經情況: 月經情況主要從初潮年齡,月經周期,經期,經量,經色,是否有血塊6個方面做情況調查。初潮年齡以13—14周歲325人,占63.1%。月經周期21-35天457人,占88.7%。經期2-7天491人,占95.3%。月經量偏多250人,占48.5%,;量少者265人,占51.5%。經色暗紅者333人,占64.7%。
1.4.4 痛經情況及分度: 調查者中痛經發(fā)生在月經期第一、二天者443人,占86%,其中脹痛243人,占47.2%,符合氣郁型偏頗體質的特征。重度痛經77人,占15%;中度痛經363人,占70.5%;輕度痛經75人,占14.6%。
1.4.5 肝經主要癥狀: 月經前乳房脹痛236人,占45.8%,氣郁表現(xiàn)明顯。另外,白帶色、質異常的學生人數(shù)較多,從癥狀可見與濕、燥、熱相關。具體見下表。
1.3.6 痛經與中醫(yī)體質關系:
從調查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痛經人群偏頗體質按其分布比例由高至低排序為:陰虛體質﹥氣虛體質﹥氣郁體質﹥陽虛體質﹥痰濕體質﹥血瘀體質﹥濕熱體質﹥平和體質﹥特稟體質。
輕度痛經主要的中醫(yī)體質依次是陰虛體質﹥氣虛體質﹥氣郁體質﹥平和體質﹥陽虛體質﹥痰濕體質﹥血瘀體質﹥特稟體質﹥濕熱體質;中度痛經主要的中醫(yī)體質依次是陰虛體質﹥氣虛體質﹥氣郁體質﹥陽虛體質﹥痰濕體質﹥血瘀體質﹥平和體質﹥濕熱體質﹥特稟體質;重度痛經主要的中醫(yī)體質依次是氣虛體質﹥陽虛體質﹥陰虛體質﹥氣郁體質﹥血瘀體質、濕熱體質﹥痰濕體質﹥特稟體質﹥平和體質。由此可見偏頗體質中氣虛體質和陰虛體質更易形成中度和重度痛經。
痛經人群中單純體質者148人,占28.8%,復合體質者367人,占71.2%。其中從高到低依次是氣虛兼陰虛體質、氣虛兼氣郁體質、陰虛兼氣郁體質和氣虛兼陽虛體質??梢姡唇浫巳憾啻嬖诙喾N體質復合的改變。
2 討論分析
通過本次調查,曲靖地區(qū)高校農村生源的女大學生是痛經的高發(fā)人群。痛經人群中農村生源學生占了大部分,這與偏嗜肉食、偏嗜辛辣食品、身體鍛煉少有直接的關系,容易形成氣虛、陰虛、氣郁型等偏頗體質,是痛經發(fā)生的重要原因。大學生正處于青年時期,學習負擔重,就業(yè)壓力大,競爭激烈,工作學習忙碌熱緊湊,原先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被打破,生活習慣紊亂,飲食偏嗜,致使月經紊亂。繁重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們坐在教室學習的時間越來越長,缺少體育鍛煉,血液運行不暢,易發(fā)為痛經。另外,不同的生活習慣、環(huán)境和心理容易形成不同的中醫(yī)體質,在不同體質中痛經的輕重分度不同,調查顯示曲靖地區(qū)高校痛經女生主要的體質是陰虛體質、氣虛體質、氣郁體質和陽虛體質。針對以上情況為了緩解女大學生痛經和糾正偏頗體質應制定行之有效的預防保健措施。學生平時應注重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適當增加素食,減少辛辣食品的攝入,調整飲食結構使身體保持營養(yǎng)平衡;調節(jié)心態(tài)和情緒,逐漸糾氣虛、陰虛或陽虛等偏頗體質;注意經前及經期衛(wèi)生護理,減輕經期的不適感;鼓勵學生平時增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以減少痛經的發(fā)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應做好跟蹤服務,加強婦科知識宣傳和普及,保持女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等。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347-349.
[2] 邊杰,金亞菊,王旭東,等.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女大學生痛經情況調查[J].江西中醫(yī)藥,2007,11(38):27-28.
[3] 王樂.在校女大學生原發(fā)性痛經的調查分析[J].婦幼保健,2008,5(18):192-193
[4] 張洪,朱美玉,嚴冰華等,1585名醫(yī)學專業(yè)女生原發(fā)性痛經影響因素調查[J].中國校醫(yī),2008,3(22):28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