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復方卡托普利治療舒張性心力衰竭(DHF)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87例舒張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3例和對照組44例,治療組加用復方卡托普利,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及左心室超聲舒張功能指標改善情況;結果:治療組較對照組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有明顯差異,而對照組治療前后無明顯差異;結論:通過對87例舒張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認為復方卡托普利是較為理想的治療舒張性心力衰竭的藥物,尤其對高血壓性心臟病引起的左室舒張功能衰竭的患者療效更佳。
關鍵詞:舒張性心力衰竭;復方卡托普利片;血管轉換酶抑制劑
【中圖分類號】
R9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161-02
大約1/3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為舒張性心力衰竭DHF[1]。復方卡托普利為競爭性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使血管緊張素Ⅰ不能轉化為血管緊張素Ⅱ,從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并通過抑制醛固酮分泌,減少水鈉潴留。還可通過干擾緩激肽的降解擴張外周血管。對心力衰竭患者,可降低肺毛細血管楔壓及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輸出量及運動耐受時間。半衰期短于3小時,腎功能損害時會產生藥物潴溜。降壓作用為進行性,約數周達最大治療作用。在肝內代謝為二硫化物等。經腎臟排泄,約40%—50%以原形排出,其余為代謝物,可在血液透析時被清除?,F將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復方卡托普利治療的療效,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1.1 選取2013年1月份至2013年12月份,我院診治的87例符合心力衰竭診斷標準的患者分為治療組43例和對照組44例。其中男47例,女40例,年齡46-78(55.3 ±10.7)歲,平均66.7歲。其中高血壓性心臟病合并舒張性心力衰竭52例,冠心病合并舒張性心力衰竭35例。根據患者病史,體征,X線及心臟超聲檢查確診心力衰竭。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強心、利尿、擴血管及治療心衰病因和誘因,常規(guī)治療心衰。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選擇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復方卡托普利37.3-76.2mg/d。餐前2h服用,連用3天,觀察血壓無明顯降低,改用25mg/d,連續(xù)治療4-6個月,保證平均動脈壓不低于80mmHg, 高血壓者降到110/70mmHg左右。4~6周復查。所有病人用藥前后均做胸片,心電圖,血糖,腎功能及心臟超聲檢查并觀察左室舒張功能變化。
1.3 療效判定:(1)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2級者;(2)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減輕,心功能改善1級者;(3)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好轉,心功能改善不足1級者。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療效情況:治療組顯效7例(16.3%),有效26例(60.4%),無效10例(23.3%);對照組顯效3例(7%),有效14例(31.5%),無效27例(61.5%)。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左心室舒張功能改善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左室舒張功能變化比較
3 討論
DHF是以心輸出量減少,特別是后向性心力衰竭為其特點:心臟舒張功能的評價目前主要采用超聲多普勒心電圖,舒張功能測定指標為等容舒張時間、舒張早期充盈減速時間和E、A、E/A,而且應結合左室負荷及改變情況而定[2]。對舒張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應用復方卡托普利片進行治療后觀察,顯示E/A值增大,左室舒張功能明顯改善,通過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了冠狀動脈血液流量,降低了心臟耗氧量,減輕了心臟前后負荷,使肥大的左tL,室得以逆轉,改善了心肌的順應性,從而使左室舒張功能得以改善。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發(fā)展,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占有重要位置,雖然一系列復雜的神經體液變化中的許多方面是收縮性心力衰竭,但神經體液紊亂導致兩方面的結果:(1)血管收縮;(2)左室重塑:而左室重塑是舒張性心力衰竭最致命的因素,ACEI被認為是治療HF的基石,而ACEI對以上兩方面都有良好的治療作用,而且隨著收縮性心力衰竭的改善,舒張功能也可恢復,那么有理由相信ACEI對DHF的治療作用。心室舒張功能障礙,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有效的抑制血管緊張素Ⅱ的形成,降低交感神經的活動,可使肥大的心肌回縮,降低室壁的硬度,從而改善tL,室的舒張功能,對心肌細胞活力無不利影響,也不干擾心臟傳導,增加冠脈血流,提高左室舒張期的順應性,防止舒張功能失調而致代謝紊亂,通過對87例舒張性心力衰竭的治療,認為復方卡托普利是較為理想的治療舒張性心力衰竭的藥物,尤其對高血壓性心臟病引起的左室舒張功能衰竭的患者療效更佳。代表左室舒張功能的最重要指標E值和A值。在治療前后差異非常顯著,說明該藥物治療舒張性心力衰竭的療效是確切的。治療后血壓較治療前有明顯下降,可依血壓情況適當的調整劑量,沒有發(fā)現血壓過低現象,心率沒有增快,從而有利心功能的改善。
參考文獻
[1] 中華心血管編輯委員會心力衰竭對策專題組,充血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對策[J].中華心血管雜志.1995.23(2):84.
[2] Braunwald.主編.陳灝珠.主譯.心臟病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37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