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多項生化檢測指標應(yīng)用于糖尿病診斷的臨床價值分析。方法:選取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確診的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觀察組,同時選取在我院門診體檢健康的105例為對照組。兩組均進行2h糖耐受試驗、空腹血糖檢測、糖化血紅蛋白等3項生化指標檢驗。結(jié)果:觀察組的3項指標值均大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結(jié)論:生化檢測指標可用于糖尿病的診斷和判斷疾病的進展,在臨床中應(yīng)該積極配合降血糖藥物的使用。
關(guān)鍵詞:血糖;生化檢測;糖尿??;診斷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124-01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呈直線上升。據(jù)估計目前糖尿病患者有1億2千萬,在各類疾病的發(fā)病率排名第三,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和社會資源,耗費大量的費用。糖尿病的診斷和監(jiān)測與生化檢驗結(jié)果密切相關(guān),用于診斷糖尿病的生化檢驗項目很多,如血糖、血脂、尿糖、糖化血紅蛋白、酮體和尿微量蛋白等[1]。本文選擇2h糖耐受試驗、空腹血糖檢測、糖化血紅蛋白3項生化檢測指標分析其用于糖尿病診斷的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收治確診的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同時選擇同期在我院健康體檢者105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89例,女121例,年齡32-75歲,平均(57.42±9.75)歲。觀察組病程1.2-13.8年,平均(3.55±0.15)年。兩組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觀察組的研究對象都符合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受試者知情并同意簽署本次試驗知情書。
排除標準:排除其他惡性并發(fā)癥疾病,如酮癥酸中毒、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乳酸性酸中毒和低血糖昏迷等患者,排除依從性低,不能很好地配合檢查者。
1.2 診斷標準: 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①糖化血紅蛋白6.5%;②空腹血糖7.0mmol/L;③2h糖耐受試驗血糖11.1mmol/L。
1.3 診斷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兩組研究對象均給予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和2h糖耐受試驗。具體的方法如下:①糖化血紅蛋白檢驗:采用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NycoCard READERII進行檢測,將收集到的血液樣本滴入反應(yīng)試劑,血紅細胞立即溶解,血紅蛋白被沉淀。硼酸結(jié)合物即可與糖化血紅蛋白結(jié)合,將殘留于濾網(wǎng)的結(jié)合物使用清洗液去除,使用NycoCard READERII檢測儀對藍色和紅色的色譜進行分析。②空腹血糖:研究對象禁食10h 后,于次日清晨收集2ml靜脈血樣,采用TBA-40FR自動儀進行對每位研究對象的血樣均進行3次檢測,如有一次空腹血糖7.0mmol/L即作為診斷[2]。③2h糖耐受試驗:所有研究對象于實驗前3天正常進食,試驗當日取70g葡萄糖溶于280mL水中,受檢者于3min內(nèi)喝完,2h后抽取2mL靜脈血液樣本測定其葡萄糖含量。受檢前患者禁用任何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和胰島素。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18.0對數(shù)據(jù)進行錄入和分析,計量資料計算其t值,計數(shù)資料計算其2值,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3項指標值結(jié)果的差異: 105例觀察組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空腹血糖(mmol/L)、2h糖耐受試驗(mmol/L)值均小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結(jié)果見表1。
2.2 觀察組和對照組指標糖尿病診斷率差異: 105例觀察組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6.5%、空腹血糖>7.0mmol/L、2h口服糖耐量>11.1mmol/L的例數(shù)均比對照組多,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結(jié)果見表2。
3 討論
本文中的3個檢測指標(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2h糖耐受試驗)均對糖尿病的診斷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能較客觀地反應(yīng)患者的糖尿病患者病情。從表1結(jié)果可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空腹血糖值和2h糖耐受試驗的血糖值均高于健康體檢患者,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從表2結(jié)果可見,觀察組的糖尿病診斷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各指標測定值的差異(x±s)
糖尿病屬于內(nèi)分泌紊亂行疾病,主要與胰島素的缺陷有關(guān),從而導致血液中葡萄糖濃度高于機體耐受值,引起機體蛋白質(zhì)和脂肪代謝紊亂,損傷人體腎、心血管、眼睛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中主要以2型糖尿病患者為主。由于胰島素分泌障礙,導致血液中葡萄糖濃度過高,因此無論是空腹還是2h糖耐受試驗生化檢驗,均能觀測到血葡萄糖濃度高于正常值。人體內(nèi)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的濃度呈正相關(guān),同時在8-12周范圍內(nèi)均可用糖化血紅蛋白的指標反應(yīng)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因此,在糖尿病的診斷中,糖化血紅蛋白含量的生化檢驗符合率較高[3]。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生化檢驗在糖尿病的診斷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主要表現(xiàn)在空腹血糖、2h糖耐受試驗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這3個方面,為今后糖尿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理論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盧玖世.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yīng)用及其價值分析[J].北方藥學, 2012, 9(9): 30-31.
[2] 翟端陽.血脂檢測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yīng)用[J].吉林醫(yī)學,2013,34(20):4006-4007.
[3] 熊娟,黃四爽.尿糖、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yīng)用[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2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