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探討盆腔灌注療法治療盆腔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近年來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shù)字抽簽法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研究組患者行盆腔灌注療法治療,對照組患者行藥物靜脈注射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病癥改善情況,總結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治愈率為20.0%,總有效率為94.0%,對照組治愈率為10.0%,總有效率為74.0%,研究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組間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采用盆腔灌注法治療盆腔炎具有更為顯著的臨床療效,且經濟實用,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盆腔炎;盆腔灌注;療效
【中圖分類號】
R4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093-01
盆腔炎作為婦科常見、多發(fā)疾病,進一步發(fā)展將會導致不孕癥、慢性盆腔痛、輸卵管妊娠等病癥[1],對女性健康影響極大。隨著性傳播疾病發(fā)病率的不斷升高及人流術的廣泛應用,盆腔炎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其療程長、起效慢、反復發(fā)作、治愈難度大等特點不斷凸顯[2]。當前,盆腔炎臨床治療研究問題備受關注,各種治療方法臨床療效各異。本文選取我院近年來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著重分析探討了盆腔灌注療法治療盆腔炎的臨床療效,具體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shù)字抽簽法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研究組患者年齡為23-52歲,平均年齡為(43.5±6.0)歲,病程為5天到2年,平均病程為(72.5±5.0)天,對照組患者年齡為22-54歲,平均年齡為(44.0±6.7)歲,病程為6天到2年,平均病程為(74.5±4.8)天。兩組患者在年齡、相比、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研究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行盆腔灌注治療,患者排空膀胱后取平臥體位,行常規(guī)消毒后指導患者用力使小腹鼓起,取18號靜脈留置針于反麥氏點[3]向腹腔內作垂直穿刺,抽出針芯后連接一次性輸液管進行滴注給藥;滴注藥物為100ml0.2%氧氟沙星+250ml0.9%氯化鈉(內含有8000萬Uα-糜蛋白酶、10mg地塞米松)+200ml0.4%替硝唑注射液,針對喹諾酮類藥物過敏患者給予250ml0.9%氯化鈉液(內含有16萬U慶大霉素)+250ml0.2%甲硝唑液(加入10mg地塞米松、8000萬Uα-糜蛋白酶)。研究組患者灌注給藥每周一次用藥,持續(xù)治療2周。對照組患者行靜脈給藥治療,藥物為100ml左氧氟沙星、100ml甲硝唑氯化鈉注射液,每日2次用藥,持續(xù)治療2周。
1.3 療效評價標準: 治愈[4]:患者病癥、體征及實驗室檢查指標恢復正常,B超征象可見炎癥完全吸收;顯效:患者病癥基本消失,婦科檢查各指標均有一定程度改善,B超征象下可見部分炎癥吸收;有效:患者臨床病癥與體征明顯減輕,B超檢查可見部分炎癥恢復;無效:病癥與體征無明顯變化,B超征象無改善??傆行?(治愈+顯效+有效)/總有效率×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4.0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記作(均值±標準差),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記作百分數(shù)形式,行X2檢驗,用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愈率為20.0%,總有效率為94.0%,對照組治愈率為10.0%,總有效率為74.0%,研究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研究組治療過程中4例患者出現(xiàn)輕度胃腸道刺激癥狀,未經處理治療結束后病癥自行緩解。對照組治療過程中14例患者出現(xiàn)輕度腹瀉,未經處理病癥自行緩解。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急性盆腔炎多發(fā)于產后、流產后、宮腔操作后等,炎癥會遷延至相鄰器官。盆腔炎發(fā)展途徑具有多樣性,發(fā)病后多伴有發(fā)熱、下腹痛、陰道膿性分泌物增多等病癥,合并腹膜炎患者還會伴有惡心、嘔吐、腹瀉等病癥,經期發(fā)作患者會出現(xiàn)經期延長癥狀,非經期發(fā)作會伴有白帶增多,膿腫患者伴有排尿困難、尿痛及直腸刺激征等病癥,嚴重的會發(fā)展為不孕癥等,對女性患者身心健康影響極大。盆腔炎臨床治療的關鍵在于炎癥控制,當前,多針對致病菌給予抗生素治療,但是因致病菌類型繁多,藥物對癥性較低。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針對盆腔炎患者給予抗菌藥物灌注治療可以切實提升藥效,減少不良反應,有效性與安全性均有保證,提示盆腔炎灌注治療效果顯著,可推廣應用。
臨床實踐證明[5],采用灌注療法治療盆腔炎具有操作簡易、給藥時間短等優(yōu)勢,且直接將藥輸注到腹腔炎癥部位,血藥濃度大大提升,藥效獲得極大提升。此外,灌注給藥法可以減少用藥頻率與用藥劑量,降低治療成本,減少不良反應,經濟、安全、有效,且降低了耐藥性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張西煥.盆腔灌注抗生素治療慢性盆腔炎102例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8,17(11):50-52.
[2] 李青昱.盆腔灌注治療8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28(24):472-473.
[3] 呂偉霞,丁麗麗,梁喜娟.盆腔灌注治療盆腔炎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9(10):140-141.